高一新生需知

作者:不详  时间:2012/3/20 16:29:58  来源:majizh123 转发  人气:433
  预知高考阅卷老师的作文喜好
  在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过程中误判率很高,但是这些误判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高考作文的阅卷过程中,根本不给阅卷老师思考时间,阅卷老师只能凭借多年的经验进行评分。
  作文的阅卷评分通常在一到三分钟之内完成,并且每篇作文都有两个老师共同浏览,为了保持阅卷的同步,两位阅卷老师不可能在每篇文章的停留时间过多,所以,为了写好高考作文,同学们必须研究阅卷老师快速浏览的心理,要同时抓住两位老师的眼球。
  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阅卷老师一般喜欢什么样的作文呢?
  阅卷教师的心理趋向: 
  1.书写漂亮,工整干净,没有错别字。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一步。在每天高度紧张的阅卷状态下,阅卷老师早已经麻木了,如果卷面不整洁,必然会使阅卷老师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感。所以,卷面整洁是关键。
  2.拟一个好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二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重点,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提供给阅卷老师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话题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和话题,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可能是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3.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三步。
  800字的文章,不容许考生转弯抹角。
  90秒的时间,老师最喜欢一眼见“底”。
  4.有深度,有广度。
  深度,是指作文的思想性和思辨性。
  广度,是指作文的所体现的知识面。
  5.自然为文,突出“三真”。
  ——真实的情感流露;抒情自然,流露自然。爱和恨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积累的过程的。符合学生阶段的情感实际。如学生喜欢的是超级女声,很少喜欢京剧(也有例外)。
  ——真实的经历呈现;学生自己的经历,符合中学生年龄阶段的人生经历。
  ——真实的思维展示;体现思辨性。哲学方法分析问题。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注意的观点。
  6.要让你的文章与众不同。写作形式的独特,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高中感悟:影响高中生一生的八句话
  1.习惯决定命运。
  对一个人来讲,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它易使人养成科学的处世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类学生学习自觉、刻苦、遵纪守法,成才的可能性最大。
  2.人不自控必自毁。
  很多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而沉溺于网络游戏、言情武打小说、谈情说爱、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而耽误大好学习时光,最终中途辍学、名落孙山,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类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这类学生也应该及早悬崖勒马。
  3.人生无草稿,生命不演习。
  人生的每一页,无论是漫不经心或是全心全意的书写,都会成为无法院更改的现实。有的人生精彩,有的人生凄凉,皆因自己的处世态度所为。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长久的打算和目标。殊不知高考过后乃至工作多年,提起当年这样还会后悔不已,唏嘘感叹虚度了黄金岁月。
  5.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这句话对我们树立自信心非常有效,它告诉大家世上没有做不了的事,学习中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的一生如树的成长,如果小树苗没有园丁的精心呵护,修剪施肥,只能长成一从灌木,最终只能做“柴禾”而已。学生应该自觉接受良好的教育,改正不良行为,成为社会的栋梁。
  7.参加高考的人是幸福的人。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也是一个人成就理想的主要途径。十年浩劫中,多少有志青年为失去高考的机会而痛哭,多少人因为理想不能实现而抱憾终生。所以我们高中同学应该体会到能有机会参加高考,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多么“幸福”啊!
  8.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的发展是多元化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习惯的不同,加上教育环境的影响,人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同。怎样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考上适合自己的大学,走上完美的人生坦途,是每个学生必须把握好的一件事情。
  高一新生最容易养成的九大不良学习习惯
  导语:高一新生刚刚迈入高中校门,因为对高中学习的不熟悉,有时会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一旦染上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学习就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下面列举了高中生容易养成的九个不良学习习惯,希望大家引起警惕。
  1、概念的重要性被忽视,而一些难题、怪题备受青睐。
  2、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冷落了其它科目。
  3、平时依赖计算器,一考试就犯计算上的错误,搞得自己手忙脚乱。
  4、听老师讲例题觉得会了,自己用参考书时一看题明白了,就以为自己会了,不再动手去做。
  5、匆忙应付老师作业,搞题海战术,却不认真对待做题时发现的问题。
  6、听课时将内容一股脑塞进去,不动脑筋去思考所以然。
  7、成绩好一点的同学认为老师上课讲得太简单,开小差。其实忽略了老师对某一些关键问题的分析。
  8、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地抄下来,而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
  9、晚上开夜车,白天没精打采,形成恶性循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