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节课

作者:不详  时间:2011/9/5 21:34:53  来源:fjx1967转发  人气:172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寥寥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
  大家好!你们经受了中考的洗礼,又接受了军训的检阅,光荣成为一名高中生。祝贺你们,欢迎大家选择并来到琼湖书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旅程,这是一段紧张、繁忙、充实但也是最快乐、最有希望的人生历程。人就如一粒沙,海水的漂泊大概会让一些沙聚在一起,这即是缘。今天,正由于我们有缘才聚在一起,成为师生、成为朋友。 能“集天下英才而教之”更是我的人生乐事,能够和大家度过人生关键的三年这亦是我多年修来的福气,希望我们彼此珍惜,更期待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跨入新的征程。我们将共同努力,让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从而实现我们人生质的飞跃,创造生命的辉煌。
  高中生活很多同学以前肯定听别人谈论过也在心理描摹过高中特别是高三的生活,但真正的滋味儿是什么,还需要我们一起相携走过,共同体味!
  今天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我不准备讲课文,先闲聊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位得道高僧带着门徒,在山谷里传道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人有信心,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一位门徒对高僧说:“您有信心,您能让这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到山顶吗?”高僧充满信心地把头一点,喊了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音,回声消失后,山谷又回归宁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高僧笑了笑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于是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到达了山顶。
  问:这个故事很简单,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信心,可是我想说,这个故事对大家的启示应该是这样的:
  环境不适应我们,我们去适应环境。机遇不靠近我们,我们去靠近机遇。只要多一些“山不过来,我们过去”的积极思想,每个同学都应该以最短的时间来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你最早适应了新的环境,你就是最大的胜利者。 高中的学习生活没有主动来,我就主动积极地走进高中生活,征服高中生活、享受高中生活。不迷茫地等待,不自怨自艾,何愁学习不进步,人生不幸福 ?插入高中语文时间和教材的分析,希望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第二个故事: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又用青草诱之,牛依旧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问:这则故事的启示是什么?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利用高一这个新起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攀登更高的山峰。有句话说得好,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之剑,就握在大家自己的手中,怎样使用它,完全在于你自己。
  这里我要强调的有:
  1、书写习惯。字是人的脸面,讲究规范与秀丽。有些同学之间的学习差距,不是差在高中,而是差在小学的启蒙练字。同样一篇作文,因为字迹的规范与不规范,可以有二十分的差距。所以,希望同学们在高一学段,选一种钢笔字帖,把临帖练字作为重要的作业。
  2、要有查工具书的习惯。每个同学都应该备有《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当然有条件的同学也可备有《现代汉语词典》。
  3、要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我们有读本,还要阅读经典名著和其他的优秀文章。
  4、要有记笔记的习惯。课堂笔记记要点、疑难点,阅读笔记记心领神会的佳句、深受启迪的段落。
  5、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三先三后”. “三先三后”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第三个故事: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提示: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着去做!我们要重复做的事情是:
  1、结合《三维设计》、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预习课文,并大声地早读。 
  2、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情况课代表要做好记录,未交者扣学分。 
  3、每周上交一次小作文,内容可以是广泛阅读的 积累,也可以是你们的心得体会,还可以是你们主动的课外练笔。
  4、大作文适时布置,在老师详批的基础上,引领同学进行作文的自评互评。 
  5、一学期读懂一本经典作品,走近、理解一个人,能写出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同学们,成功在于坚持,把这些琐碎的事情重复地做好了,你就会学有所成。陶渊明说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希望你们练好语文基本功,它将为你们拓展更广阔的成才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究语文
  (一)、什么是语文呢?
  我们学了十多年的语文,该怎样理解这一门学科呢?有人说,它是一种工具,供人们听说读写;有人说它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情结的桥梁;鲁迅先生说它是救治病态社会的一剂良药;而我要说它就是这些,请听《我心中的语文》: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
  《还珠格格》中最常用的句式:我好喜欢好喜欢你哟!除了连用两个好,并无其他的妙处,用于表述爱情的美好徒显苍白和肉麻,我如是这样认为,不知道你们以为如何。再来看冯延巳的《长命女》,看别人如何描绘爱情的美好: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粱上燕,岁岁长相见。
  (三)、学习语文的要领
  课前  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  
  是书就读,读就要有所得。真实思考,痛快写作。
  上课  积极思维 注意方法 适时小结。 眼到、手到、心到。  
  课后 整理小结。  
  准备:
  1. 一支红色的笔。勾画重点难点疑点。
  2. 一本笔记本。纠错、重点知识的归纳、摘抄积累素材。
  3. 一本词典。遇到疑难随时翻查。
  4. 一本好的阅读刊物。
  措施:课堂上跟随老师,课后依靠自己。(季秋)
  1. 课外阅读,现在进行。每天十分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                                            
  剪报与交流一周8节课拿出一节
  剪报--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较强的杂文、散文、随笔并写100字左右的评论或你推荐的理由。
  交流-- 一周5篇,5人一组,星期一布置,星期五早自习落实,星期天印发评析,资源共享,奇文共欣赏。
  2. 每天早自习都有任务安排。在任务完成之前读1-2篇美文或时文。默写在早自习进行。
  “六有居士” ① 写一手好字、②练就一张铁嘴、③拥有一肚子名篇佳作、
  ④写一笔好文章、⑤永保一颗永世年轻的心”这样五条尺度的人。
  结语:
  最后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的“三境界”说送给学生作为勉励: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