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镇贪腐,两袖清风暖黎元——读《朱镕基讲话实录》有感
作者:cqm3 时间:2012/4/12 13:42: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675
他叫朱镕基,一个被渐渐淡忘的名字。
老百姓说,只有他镇得住贪官,因为他不怕死。只有他敢改革,因为他不怕得罪人。
2003年3月,朱总理正式退休。两袖清风,从此不问政事。
因为在职时执法严厉,他得罪了许多权贵,退休后,中央对他加强了保护,他渴望过平民的生活,可惜做不到。
也许你还记得国庆阅兵直播上那短暂的1秒,仅仅只是一秒。 但就是这一秒,触动了多少民众的心弦。人们纷纷在网上留言,问候昔日的人民总理,如今的白发老人。
如果真有一股力量在企图使我们淡忘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至少要对得起他的白发。
2011年9月8日,人民出版社向全国出版发行《朱镕基讲话实录》,广大人民欢呼雀跃,争相传阅。
我净手焚香,夜读《朱镕基讲话实录》,心潮澎湃。本人才疏学浅,文笔拙劣,但心中诸多感触,不吐不快。本文试着从朱总理为学、为人、为官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艰难困苦,玉子于成
他命途多舛:尚未出生,父亲早逝;九岁时,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因贫病去世,他成了孤儿;在湘西求学时,他染上了霍乱,几乎死去。他可谓历尽了人生的艰难困苦,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求学之路,靠奖学金完成了学业。
中学阶段,他依次在广益中学、湘西国立八中、省立一中求学。
在广益中学,沈谱成对这个“皮肤白净、气度沉稳”的同学印象深刻,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朱镕基和我在班上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们间为竞争第一名,曾封闭式相处,现在想来,似有年幼稚气之感,初中毕业时,朱名列第一,我为第二,这在毕业证编号上尚可见之。”
学习名次的竞争,当时是相当激烈的,沈老告诉记者,每临近考试,同学们复习到深夜,十分普遍,宿舍当时毗邻校外的一家小餐馆,夜深饥饿时,就通过宿舍墙壁上一个孔,从餐馆买宵夜。
当时的奖学金,只有极少数的优秀学生才能享受,广益中学当时的规定是,如果期末考试成绩列于前三名,则下学期可免交学费银洋两圆。这笔钱,约相当于现在数百元。而朱镕基每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
在湘西国立八中求学时,朱镕基还经历过一场生死劫:当时霍乱流行,很多同学都被传染,由于营养不良和医疗条件差,不少同学死于此病,至今花垣县城东门外的小山上,还留有几十座坟茔。朱镕基未能幸免,染上了霍乱,几乎死去,但在吃了一个苗族老医生的苗药之后,奇迹般地痊愈了。当地人都认为:这个两代遗腹的伢子实在命硬。
同班同学杨开卷回忆,朱镕基每科成绩都在98分以上,尤其是英语,居然连《英汉词典》的部分内容都能朗朗成诵。
1946年7月,随着抗日战争胜利,朱镕基作为公费生,转学到刚从七星街迁回长沙的省立一中,在这里做了一年的”插班生”,随后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学习。
朱镕基后来忆起:“我回忆自己在清华的成长,清华教我育我并不只是为学,还在于教育我怎么做人。清华有非常好的传统,民主的传统、科学的传统、革命的传统。我记得从湖南来清华的时候,碰到许多很新的东西。当时,我最崇拜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我虽然学的是电机,但是我最喜欢听朱自清先生的讲话。我现在还很生动地记得他在同方部一个集会上的讲话,他会写文章,不善于言辞,但他讲话很诚恳、很感动人,我敬佩他的为人。我也敬佩吴晗先生、张奚若先生。我记得北京解放以前我们最喜欢到张奚若先生家里去,很多同学坐在地上,听张先生纵论天下形势,大骂国民党反动派,痛快之至。当时,我就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参加一些学生运动,做一些工作。特别是北京解放以后,我在清华当班会主席、当学生会主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都是在那个时期学习的,看了很多书,打下了基本理论的基础。所以说,清华这个地方不是一个专门为学的地方,也是教你如何做人的地方。”
青少年时期艰辛困苦的遭遇、奋发求学的经历,使朱镕基有了深厚的学养,也使他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嫉恶如仇的人生品格。这深深地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
二、坦诚朴实,立身高远
“为学,我坦率地说,我学得并不是很好,当然社会工作对我有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我本性也不是很喜欢工学。我英文比较好,我喜欢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曾经一度想改外文系,没改成。当时,我净看文学方面的书。到图书馆去,本来应该看电机工程的书,但我老想去看曹禺的剧本。”
从朱总理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人的谦逊坦诚,也可以看到他对自身提升人文素养的要求。
“清华给人们一种传统,使你总是要向上。对学习很好的同学,我就很羡慕他们。有一次,我跟张凤祥同学(他后来当过水利电力部副部长)说,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第一名,为什么到清华来以后就觉得我学习起来比那些学得好的同学要困难?他的一句话,到现在快半个世纪了,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到清华来的我们班上这些人,在中学的时候有哪个不是第一名啊。可见清华竞争是很激烈的,确实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像我们电机系这一个班就出了三个院士。我不是学得好的,但是我也没有布什总统的那种幽默。小布什不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吗?他到耶鲁大学发表讲话,他说:“我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表示祝贺,学习不好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学习不好也可以当总统。切尼副总统也是耶鲁毕业的,但他只念了一半,因此他只能当副总统。”我今天绝不是跑到这里来说我学习并不好,但我也能当总理,我没有这个幽默感。我的意思就是说,为人比为学还要重要。”
“为人比为学还要重要。”不管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作为一个领导人,首先都得有好的品格,这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做人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要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治学要扎实、严谨,绝不沽名钓誉,更不要说剽窃他人的成果,根本不屑这种行为;做事要扎扎实实,真正地为人民。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但要力求自己做到廉洁公正,不要留骂名。”
这就是朱总理为学、为人、为官的准则。
人生在世,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其实是有限的。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多余的物质,并不能真正给人带来丝毫好处。如果放纵自己的贪欲,那只能是害人又害已!
“我们都宣过誓,要为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而奋斗,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除了这个目的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别的目的呢?山珍海味,一天无非是吃三顿嘛;高档宾馆,晚上无非也就是一张床嘛。你现在究竟图的什么东西呢?刚才有同志讲,是嘴巴害的,一天到晚吃吃喝喝。同志们,那样吃吃喝喝,血管是要硬化的。最近,我看到台湾报纸上登的王永庆(中国台湾地区台塑集团创办人)的养生之道。他说,养生之道就是简单,越复杂越活不长。他吃饭时,不吃山珍海味,以小菜为主,有时候吃一个鱼头,吃几片藕、一碗稀饭。一天到晚,这里赴宴,那里赴宴,究竟有什么好处?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呀,帮助自己加速死亡呀!”
朱总理的话虽然朴实,却道出了人生的要义:不是追求个人生活享受,而是为了全人类的进步而奋斗!
三、清正廉明,一身正气
1998年3月24,上任伊始,朱总理主持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五项要求: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敢于讲真话;从严治政,敢于得罪人;清正廉洁,严惩腐败;勤奋学习,刻苦工作。约法三章:在国内考察要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压缩时间减少人员;减少应酬,集中精力研究处理重大问题。
这五项要求与三章约法,是朱总理对国务院全体人员的要求,更是朱总理对自己的要求。
西安碑林博物馆中一块刻石上的36字《官箴》有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廉洁公正,被朱总理奉为圭臬。早在1988年,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朱镕基就写下“清正廉明”四个字以自勉。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人先正已,正已能正人。因为他一身正气、嫉恶如仇,贪腐之人畏之如虎,黎民百姓交口称颂。
2002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朱总理说:“关于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以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特别是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
但是这家报纸说得不对,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不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嘛,板凳绝对没有捶过,那捶起来是很疼的。
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老百姓佩服他,说只有他镇得住贪官,因为他不怕死。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理的上任宣言让每一个憎恨贪污腐败的炎黄子孙振奋不已!
“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在查出陈希同贪污腐败案后,朱镕基极为震怒地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朱总理对贪官污吏的恨,源于他对人民的爱。
在信访工作会议上,朱总理说:“去年上半年,离退休人员闹事比下岗职工要激烈得多,这些人心态更不平衡,‘青春献给党,老了没人养。要我靠儿女,儿女都下岗’。他们一肚子气啊!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是非保不行的。”
“我在上海市工作期间,有一次带了一些区委书记、区长到黄浦区的八仙桥菜市场去参观,那个菜市场办得非常好。群众一听我们去了,一会儿就把菜市场包围了。很多人都拿着一封信,要求解决他们的切身问题。有一个老太太,瞧见我过来了,就往我这里跑。警卫人员把她拦住了,她说今天非找朱市长不行,不找朱市长解决不了她的问题。我就朝她走过去说,你不要着急,慢慢讲。她说家里厨房旁边的下水道堵塞已经一个礼拜没清理了,粪水快要冒出盖板了,怎么做饭啊!我说,你放心回去,下午就会有人去清理。如果没人去,你再打电话找我。这件事,我至今忘不了。我们的基层干部确实应该多关心老百姓的疾苦。那位老太太一定是找过干部多少次,没有人管这些事,最后认为只有找市长才能解决问题。从这样一件小事本身,就能反映出我们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心里装着人民群众,才能对老百姓的痛苦感同身受,才能勤政爱民,鞠躬尽瘁。
朱总理急人民之所急,办事果断,雷厉风行。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拖拖拉拉的衙门风气。
他痛批假冒伪劣商品,怒斥“豆腐渣工程”;他大力抑制通货膨胀,逐步建立社保体系;他狠批做假账之罪,直斥走私之非……
他以一身正气镇住贪官污吏,以两袖清风温暖天下黎元。
有诗为赞:
朱雀之宿
德镕人间
九洲基石
黎元称颂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