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粽子
作者:周云峰 时间:2012/12/2 18:30:5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50
除夕前夕,老婆在超市里买了一串四川粽子,我心想是家乡的粽子何不快快享用呢?于是勿勿地将那一串来自家乡的“珍宝”放在微波炉中烤了几分钟后大口地吃了起来。可是吃完粽子之后一回味起来总感觉不出小时候除夕之夜外祖母在我们家里做的粽子的美味来。
老婆问我:“你家乡的粽子好吃吗?”
我回应道:“哪有当年我外婆做的好!差远啦。”
老婆听我这么一说,瞥了我一眼,心里好像在说:“好不容易买到的东西,不吃就拉倒。”
看到老婆那副委屈模样,我赶紧违心地回复说家乡的粽子同别处的相比是要好吃得多。我这样一说了之后,老婆的心情好像好了许多,还提议是不是可以做一次粽子,而且就按家乡的味儿来做。
为了做好家乡的粽子,我从广州天河书城购回一本专门介绍四川粽子做法的图书,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认认真真地看完了这一本小册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口味极其独特。为了做好四川粽子,老婆带着孩子到广州白云农贸市场按照书中要求买来了各种各样所需的原料,如:糯米、红豆、椒粉、川盐、味精、少许腊肉、红糖、粽叶等。除夕之夜,全家人操起各种家伙开始了我们的“家乡粽子之旅”。几小时后,一大锅香喷喷的家乡粽子终于摆在我们眼前,一家大小一个个都狼吞虎咽起来。
女儿从来没有去过四川,然而她却常常听我们讲老家的事,她很少吃家乡的粽子,可是她却十分中意这家乡的味道,不信你瞧瞧她那副吃相?她吃得太快,她的鼻尖粘上了几粒糯米与红豆,你说能不让人看了觉得十分滑稽吗?
老婆一边回味着粽子的美味,一边看着女儿滑稽样。
老婆走到女儿身旁,把女儿鼻尖上的糯米与红豆捡了下来,她问女儿粽子好吃不,女儿说真好吃,她又问我味道怎样,我也回答说好吃。女儿的回答也许是真的,但我的回答却是违心的,我认为这味儿怎么也没法同当年除夕之夜外祖母在我们家里做的粽子的美味儿相提并论。
那时候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外祖母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做梦也希望外祖母天天能待在我家里不走。记得三十多年前的一个除夕下午,我们兄妹三个坐在家里的木凳子上焦急地等待外祖母的到来,可是我们从午后两点钟一直等到下午五点还没有见到她老人家的踪影。我跑到屋外的菩提树下踱来踱去,两手合在一起,默默地念着外祖母,祈祷她平安及时地赶来。
除夕的江安河两岸,到处是一派节日的景像,黄金色的炊烟在半空中快乐地摇曳着,村委会的大喇叭里播放着各种轻松和美妙的曲子,然而我们几个却无精打采地看着河对岸外婆家的动静。
焦急的等待终于换来了心中的喜悦,傍晚六点左右,外祖母终于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我们兄妹三个蹦蹦跳跳地跑到河边朝着河对岸的外祖母欢呼雀跃起来。妹妹像一只美丽的白灵一样欢唱她爱唱的歌儿,哥哥兴奋地用脚踢着河边的小草,而好静的我蹲坐在河边若有所思地看着外祖母的小木舟徐徐地从东边开来。
大约十分钟后,小木舟停靠在河的西岸,外祖母从小船上走了下来,她慈爱的小眼睛里充满了愧疚。
“今天来迟了,你们等急吧!”外祖母左手是一大包日常生活用品,右手里是一大篓子的做粽子的原料,她眯缝着小眼睛抱歉地对我们说着话。
外祖母又来我家里为我们做她最拿手的粽子啦。我们兄妹三个只管兴高采烈地围绕在外祖母前后,哪还有心思留心她从自己家带过来的那包生活用品。
外祖把拿过来的东西放好后开始同我们搭讪起来。她不太爱说话,但她一见到我们三个,却会变成话匣子,她一边干活儿一边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精灵古怪的事。
第一件事是僵尸。她常说人死了可能会变成鬼,所以死了变成僵尸更是有可能的事。但她在讲这个怪事时,如果我母亲在旁边母亲一定会说这世界上哪有僵尸,外祖母便感觉十分没趣地不再讲下去,可我们兄妹三个却会在母亲不在时央求外祖母继续讲完,于是她又继续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她还讲僵尸常常在手里捏着一小串粽子。我们问她为何僵尸们手里会捏粽子,她说这些粽子是僵尸们给那些孤魂野鬼们准备的,僵尸们如果在除夕之夜遇到孤魂野鬼时会把小粽子分发给他们,这样做人世间的小孩子们就不会被孤魂野鬼带走。听外祖母这样一讲我们却在心里反驳她。心想外祖母也太没有知识啦!这世界真的没有鬼,也没有僵尸。不过看到外祖母讲得那么活灵活现,我们也就不再反驳她了。
第二件事是有关隔壁邻居三叔公的。据她讲三叔公曾经去过华北打日本鬼子,但后来却当了逃兵。那年大年三十晚上,三叔公逃回了老家。回家之后,三叔公的家里人都不敢张扬,怕他被人发现被人告发被人处以死刑,悄悄让三叔公躲藏在自家的地窖里。刚进地窖时三叔公不停地向家里人说他饿。他能不饿吗?为了逃命,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过东西了啊。于是家里人勿忙地为他盛了一大钵刚刚煮熟的粽子放在三叔公藏身之处,以便宜他食用。第二天,当家里人再次给三叔公送饭时,发现三叔公已经死在地窖里。家里人惊恐之余发现那一钵粽子还剩下一大半未吃。人们都在为三叔公感到惋惜,惋惜他没有在战场上被日本人打死,没有因为当逃兵而被处死却死在了这除夕之夜的粽子之下。外祖母却不停地漫骂三叔公活该,说谁让他当逃兵。为此,外祖母经常对我们说:这做人啊,一不能当汉奸,二不能当逃兵,否则会遭天谴,会不得好死的。
三叔公真的遭到了天遣。
我、哥哥和妹妹三个默默地听着外祖母讲她所知道的趣事。
她说做粽子必须先将糯米、红豆等泡5至6小时,再把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包粽子步骤: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四角平底锥形。扎紧后上蒸锅,码紧,盛入冷水,没过粽子为宜。煮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好。接下来让粽子留在里面自然冷却。煮熟后食之,香辣适口,风味独特。
可是在煮粽子时,我们三个经常会趁外祖母不注意在粽子还没有煮熟时偷偷地从锅里拿出几个来溜到后院去吃。有时候,外祖母和母亲在场时我们就站在炉灶前,双眼直溜溜地看着锅里的热汽往上窜,闻着那一阵阵的香味直流口水。我们恨不得把锅里的粽子消灭得一干二净。
粽子煮熟后,外祖母拿着粽子对我们说:这做人啊要像做粽子一样,一定得有棱有角,该尖的地方得尖,该圆的地方得圆。有棱有角,尖圆有度的粽子看起才好看,看着才想去吃。那时候外祖母说的这些话,我们是一点也听不懂,我们只顾着好吃去了,哪里有心思去理会她说话的内容,然而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慢慢明白了这些话的意思。想想外祖母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说出来的话却一套一套的,心中对外祖母产生了十二分的敬意。然而外祖母令我们更有敬意的是她那天大白天时做的挨全家人骂的事,那是什么事呢?每年大年三十,外祖母会在中午饭后约半小时就会来到我们家为我们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然而这一天却迟到了五六个小时,外祖母的这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到哪里儿去了呢?我们都疑惑不解,外祖母对我们的疑问也总是支支吾吾。
外祖母不自然的表情,让我们愈发不解起来。我们一个个满腹疑团地看着她,外祖母不得不从椅子站了起来郑重其事地向我们宣布:孩子们,从今以后我就搬到你们家住,再也不走了啦!
听到外祖母的这一消息,院子里顿时沸腾起来,哥哥拿着下午买来的各种鞭炮噼里啪啦地放了起来,妹妹跳到外祖母的腿上逗乐撒娇,而我一个人独自拿着一块粽子倚在门侧看着除夕里灿烂的夜空遐思。我们的眼里,只要外祖母能同我们住在一起,这天空、这大地、这人间,这院里院外,到处都有光怪陆离的奇思妙想,时刻都是意犹未尽的美味佳肴。然而这时母亲却对此甚为吃惊,终于明白刚才从她家里带来那么多生活用品的原因。母亲和外祖母到里屋小声地说起话来。母亲和外祖母俩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当时我们一无所知。母亲同外祖母说完话后,便与父亲一块撑开小舟到江安河对岸外祖母的老屋里,父亲母亲在那整整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整理好外祖母的其他物品。
父亲母亲收到家里时已经临近晚上十二点。锅里的粽子渐渐被我们消来干净,除夕的天空中节日焰火越来越密集起来,我们兄妹三人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焰火,争先恐后地跑出屋子燃放起来。
除夕的脚步声渐渐从我们身边消逝,房前屋后,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即将偃旗息鼓的声响,我们疲惫不堪地回到屋里,争着要同外祖母睡一张床,外祖母同意我们三个都与她在一起睡后,我们终于支撑不住那疲惫的身体,进入了梦乡。
从此,外祖母一直同我们生活在一起,也是因为外祖母能同我们在一起,能我们从此拥有了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
那年大年三十的白天,外祖母到底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后来母亲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外祖母隔壁李家的孩子得了大病需要一大笔钱医治,但一时无法筹集到这笔巨额现金,不得已他们只能卖掉自家的院子,然而眼看着到了大年三十却还没有立足之所,一大家子只好在离外祖母家往南约两百米左右的河边搭了一处非常简陋的棚子。外祖母看在眼中,疼在心里,同情之心驱使她提议让李家人住她的屋子,开始李家人不愿意,说那样不好,百般谢谢她的好意。但外祖母却说服了他们一家,反复强调说她可以搬到河对岸的女儿家去住,还说李家人已经有人得了病,如果再住那种棚子说不定又会有人得什么大病,李家人听外祖母这么一说,也就欣然地接受了她的建议,那天白天李家人从棚户里将各种生活资料移到了外祖母的家中。
这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可是这件事对我们兄妹几个后来的成长却有很大的影响,外祖母不善言辞,她大字不只几个,她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来,但她的那份天真与真诚,那份对弱者的同情却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她的做法印证了我们四川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做人要厚道。”在外祖母的“厚道”里蕴涵着她一生中对人生的最单纯而又意有诗意的品味,这不正像我们在除夕之夜品味粽子吗?
每当我看到粽子时,我一定会想起除夕,会想到除夕之夜外祖母给我们做的美味的家乡粽子。
周云峰
二0一二年八月十五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