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教书,边读书
作者:张月东 时间:2013/3/28 20:22:0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436
一本书对一个人产生重要影响,或者受用终身的例子不胜枚举。魏书生多次说过,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他的学生喜欢读书,即使什么也没有做,他就成功了一半。能引导学生读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可以断言,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得遥远目标了。”
引导学生读书可以说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色吧。 从80年代开始,我就开始大胆地带学生去阅览室。虽然有被非议的危险,但我想学生的语文成绩是不会因为这阅览室的阅读而下的。语文不是无师自通的吗?不是说学生一个月上不上语文课,也不会影响语文成绩吗?那就大胆的不上嘛!事实也果然如此。后来,我每次接受一个新班,都要制定一个学生阅读计划,营造读书氛围,并坚持下去,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摈弃急功近利,拿出勇气和智慧。只要我们有计划、持之以恒的引导、指导学生读书,而不是做做样子,不是一个星期的热情,那么,你的确不必担心学生的语文成绩会差到那里去。反而,学生可能一辈子都记得学生时代美好的读书时光。
我原来所在的广东肇庆中学,在引导指导学生读书方面做得比较好。学校在高一高二每周安排1-2节语文课专门用来课外阅读,实施“三个一工程”,即要求学生“一周读一本书”(可以是一本杂志) “一个单元要给学生推荐一本书”,“一个月一节读书交流课”等等。我觉得这样也许比“讲海”和“题海”要好得多。我在这方面,十分注意给语文学科营造气氛,最重要的是要让领导接受我们的理念,支持我们的计划,给语文老师松绑,让学生去阅览室阅读成为常规。我也很重视在报刊发表有关阅读的文章,宣传这些主张。其中《少做点题 多读点书》在《语文月刊》发表后又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转载,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不少省市的语文教师培训的必读文章。此外,我编著的《美妙诗文》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成为一些学校的阅读书目,对学生的阅读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广东肇庆中学近年走出了两个广东省语文状元,这当然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状元的出现可遇不可求,一个省状元也并不一定代表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但状元的成长还是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的。引导中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我很高兴我们德胜学校有很好的读书氛围,语文科组很重视营造读书氛围,语文老师好像都很喜欢读书,在引导指导学生读书方面做得很好。有学校和科组的支持,才会有少做点题多读点书的可能。我到德胜,有勇气向学生提出“每月一本书,三年“一床书”的读书要求,并且有信心真正落实,现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一直很高涨,从学生读书登记表里,的确是好书“满架”,我感到很欣慰。上学期我坚持每节语文课给学生10分钟时间阅读,好像也没影响什么统考,2班的语文进步还很大。这学期我略作变化,坚持每周2节阅读课。学生的读书越来越喜欢读书了,家长也很支持。在学生的读书时间里,我也陪着学生读,已经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王安忆的《酒徒》等。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语文老师说: “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我想我们应该真心地放心地让学生去读书,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读书。有读书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有读书的语文老师,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
除了上面的“三读”以外,我也还有另外两读,那就是“追随偶像读”和“赶着时髦读”。
在个人成长路上,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的偶像,这时候读他们的著作,对自己性格和人格的影响很大,阅读效果也是最好的。我年轻时最崇拜鲁迅,我用了2个月的资180多元钱,买回了鲁迅全集精装本。原来打算通读,但最终也只读完了他的小说和杂文,一些书信等现在也许再没有热情去读了,还有很多也没有读懂。但尽管如此,收获还是很多的。现在教学鲁迅作品也就不那么战战兢兢了。
各个时期都会涌现出一些时髦的书,大家热读的书,我们不妨赶赶热闹,也能让自己多读不少书。刘心武、琼瑶、金庸的,甚至于丹的也算•••••••最近莫言的《生死疲劳》《红高粱》等小说,我都是这样赶着时髦读的。我想如果我们对时髦无动于衷或嗤之以鼻,也许就时过境迁,就更没有阅读的热情了。所以赶着时髦读也不妨为读书一法。啰嗦很多了,这“两读”我就不细说了。记得读过一篇叫作《今夜,带哪本书上床》的文章,让我们多带点书上床吧。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谢冕在北大演讲时,他说:“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书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也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让我们共勉,先做一个书呆子吧。
2013- 3-26 于顺德一中德胜学校
今夜,带哪本书上床
本雅明在《单向街》中说:书和女人,都可以带到床上。把书比作女人,本雅明显然站在男性的立场上。不如比作情人,书的确是永恒的情人,情人可以抛弃你,书不能,只要你需要,它就永远地陪伴你,度过漫漫长夜。
在床上看书,意味着精神的放松和身体的舒服。在床上随手拿起一本唐诗,看到了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其末云: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唯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喜欢这诗歌中传达的意韵。在虫声新透绿窗纱的夜晚,窗外飘来樱花氤氲的芬芳,斜依在床上,翻阅唐诗,吟颂诗人千载而下的绝唱,我以为,这是尘世的幸福,给这红尘中难得的片刻宁静涂上橘黄的灯光和皎洁的月光。我不奢望“红袖添香夜读书”,只希望和我的爱人共读一卷唐诗,最好读白居易的《长恨歌》,直到北斗阑干南斗斜。在万物生长的春夜,读一首唐诗入睡,即使最平凡的庸人,像我,也会在梦中变成一位行吟诗人,像醉酒仗剑的李太白,豪气干云。
睡前的阅读,《红楼梦》是我的常选书。《红楼梦》好比入眠前的一杯红酒,让人微微沉醉,而又无比清醒。《红楼梦》已经读过 N遍,不像第一次读时急于知道人物的命运。《红楼梦》是那种翻开哪一段都能读下去的小说,当然,也可以率性停止。读《红楼梦》,识人醒世,怡情养性,投入又保持距离,不像年少时那样把自己沦陷进去。《红楼梦》的诸般妙处,每有意会,欲辩已忘言,必须承认,有好多读书乐趣,无法对外人道也,好比情人之间的欢愉,心领神会,享受了当下的时刻。此时读《红楼梦》,夜里无梦,一觉到天亮。顺便提一句,现在我读的《红楼梦》是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4年 2月出的,程丁插图本,字号较大,读着不累眼,好似专门为在床上读书的人设计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