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高考大改革 2016年起降低英语分提高语文分
作者:不详 时间:2013/12/17 14:39:53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1428
目前满分均为150分
北京市考试院昨出台中高考改革方案,将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据新华社电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重点高中名额向一般中学倾斜等成为方案的亮点。2016年起,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
高考方面,2016年起,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文理科综合从300分上调到320分。
●中考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北京市调整中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其中,语文学科将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文试题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2016年起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
而英语学科将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在真实语境中考查语言运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适当增加听力比重。2016年起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
物理、化学学科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卷总分不变。2016年起化学卷总分值由80分减至60分。2016年起将物理、化学两门考试安排在同一个半天。中考由原来的两天半缩短为两天。
●高考
北京高考2014年将坚持2013年命题方向。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点是调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科目的分值。文史类、理工类总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由300分增至320分。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绝非放慢向外学习
据新华社电北京市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在网络调查投票和专业人士那里获得较高评价,但也有人担心英语分值降低会影响国民英语能力的提高。从2016年开始,北京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成绩3年内有效。这样做,会不会弱化了英语学习?多个省份推出类似措施,会不会影响国人向外部学习的能力?有人提出这样的担心,的确应当正面给予解答。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绝不是英语学习不重要,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步子变小。降低英语分值之后,把众多学生从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应当采取配套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于外语和涉外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育,并做强做精外语等涉外专业类校院和研究机构,为国家对外开放培育更多更好专业人才。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全民英语学习过热”的当下,我国从事翻译的外文高端人才奇缺,出版物翻译水平在下滑。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译介国外经典、基础类文献和最新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多地改革拿英语“开刀”
新快报讯记者华静言报道除了重磅的北京方案外,近期各地密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多拿英语“开刀”,学生们感觉“鸭梨山大”。
山东:取消听力测试
近日,山东省明确2014年高考英语科目中,听力暂不纳入考试内容,但英语150分分值不变。此外,考生英语听力成绩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科目听力成绩中最好的一次,单独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山东沂源一中英语老师刘明玉觉得,取消英语听力考试,明年肯定要加新题型,或者分值加大,这样对学生来说难度应该说加大了。因为听力是所有题里面最简单,学生最容易得分的。
江苏:不再计入总分
据报道,对于2016年江苏新高考方案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目前,江苏高考新方案正在调研中。
调查
七成网友支持英语降分
在新浪关于高考英语分数的相关调查中,近3万网友参与投票,有73.3%对高考英语降低分值表示了“支持”,有22%明确表示“不支持”。英语真的如此“不得人心”?有网友认为,以往我们把英语“抬得”太高了,该退“烧”了,应该让英语教育社会化。有网友就觉得,“打压”英语也不一定能“弘扬”国学,关键还是要改变教学方式。
有趣的是,在英语和语文扯分数的时候,有网友提出“高考不要数学”,绝对是“躺着中枪”。很多网友反映,工作后用到的也就是加减乘除…… (华静言)
他们说“英语应成为选修课”
@大地之子66:不反对学外语,但不主张把外语提高到超过母语来学,可以选学。小学开始,把大量时间用于学外语,长大后,多数人实际用的很少或几乎不用,这是在浪费人的黄金时段。
@陆军装甲兵:整个高中基本都在学文言文,难道以后出去要用文言文交流?
@清墅禅香:音乐美术不作为中高考科目,照样培养出大量的精英。英语是不是可以参照这些科目来设置,因为它更利于培养专门人才,而不是广种薄收,虚耗人力物力。
观点
广东省政府督学李伟成:
北京改革值得借鉴
广东省政府督学李伟成认为,北京此次的高考改革方案对广东有借鉴价值。“首先应该是减少英语教学难度和教学容量,第二是在考试里面最好用等级制的方式。就像高中学业水平测一样,若考到C级以上就能上一般重本,考到A以上就能上外国语院校、专业。”
但李伟成称,英语科目分值降低的同时,语文不应该增加分值,“没必要‘拆东墙补西墙’”。
教育部考试研究员张敏强:
弱化英语分数是趋势
教育部资深考试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敏强则表示“广东完全有可能借鉴北京做法”:如果北京和其他地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取得成功,那广东也必然会走他们的路子。中学、老师和家长也要适应这种变局。
张敏强表示,英语在高考中的分数弱化,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的前20年,由于中国在长期封闭后迫切需要了解外部世界,所以当时学习英语有其现实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英语学习人群的推广,英语更多地成为一种工具学科,其负担的时代使命下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打破集中录取才是根本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坚持认为,我国高考制度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考试部门按学生高考成绩、志愿投来的档案进行录取。
“若不打破集中录取制度,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折腾。而在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实施考试、招生分离这方面,国外大学的招生,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成熟的考试、录取模式,国内大学只需‘拿来’即可。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把办学自主权交给大学,把考试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中介,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熊丙奇说。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