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桂华教授讲写作想到的……

作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朱旭微  时间:2014/6/4 21:40:3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15
  这就是写作后指导课。这样的写作训练与指导,学生才会有收获:知晓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明了了语言描写的要求,清楚了语言描写的辅助手段。这使我想到了前不久温州教育学院院长谷定珍老师的“批注法教学”。
  在我看来谷院的课堂教学几无批注技术层面上的指导与铺垫。
  有数的铺垫是 :课前学生自读用来批注的文本。课堂伊始,老师先道破阅读与写作的玄机——读是为了表达;接着图文并茂地简介琦君,呈现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对琦君散文的评论;然后学生朗读谷老师写琦君祖屋的散文《那天正逢谷雨》;最后呈现密密麻麻的批注稿,只让学生浏览,意在要学生也如此密密麻麻批注。
  剩下30分钟,学生写批注、学习心得。课间,谷老师批阅学生批注稿,整理,备课。
  第二课时展示、评论。表扬鼓励优秀批注,书写好的,语言好,思想好;关注思想主题的,关注写作。个体,做点上的肯定褒扬;群体,做面上的评价。每一板块批注稿展示后,老师都做精简的点评,呈现评论的文字。看似轻描淡写,实已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更理解课文了,更明了怎样更好写批注。
  从写作角度看,谷老师的批注法教学,属写作后指导课。教学起点:学生自由批注;教学经过 :老师就学生批注稿进行归类、展示、评点:有鼓励,有点拨,有引领。教学终点:学生经老师提点后生发新的理解、阅读感悟,也懂得从多角度批注或进行个性批注。这就是写作(批注)训练的有效指导。
  谷老师的的“批注法教学”与郑老师的“语言描写指导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立足学生,以学定教。以学生原生态的写作水平为起点;就学情备课,调整写作指导方向、目标、内容;课堂上都做有的放矢地引导、点拨,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知甚之到知之甚多,从混沌模糊到茅塞顿开。这种从学情出发的写作后指导,最有效,最能帮助学生提高。
  那些举着“生本”“以学定教”旗子,仍在蜗行摸索的老师,该好好听郑老师与谷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厚积薄发,“身先士卒”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靠一两次写作训练的”反思””循环”,远远不够。写作可训练指导,更靠积淀。这使我想起郑老师的“改进写作教学对策之二:认识写作”。郑老师认为,写作真乃复杂事,它与阅读、生活、思维、写作知识、写作技巧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语文老师要“认识”之。而活跃在语文教学最前沿的名师们,在“写作与阅读”,“写作与生活”、“写作与思维”、“写作与写作知识、技巧”等方面各有自己的实践、发现与心得。现逐一谈之。
  写作与阅读 。写作(表达)——薄发,那就得厚积。打开。厚积——大阅读。厚积(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前不久校长传媒微信就发过“阅读教育专号”《不读书的危机》、朱永新的《阅读改变我们的一切》、林贤治的《阅读是一场革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东亚系主任张旭东的《阅读经典是时代必要的选择》、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一个不看书的国家》,这些文章发出的声音只有一个:阅读实在太重要了!
  再切近些。温州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如是说,“重视阅读、建构文化精神空间”。温州名师程日东老师认为,写作是阅读下的蛋!他在““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讲座中,例举自己引领学生阅读:大阅读——专题阅读——精品阅读——写作——,还呈现了具体的书名、篇名。乐清二中老师张祥听在“如何构建写作教学体系”讲座中说,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而不是“习题人”。温州名师吴积兴老师在《写作时,你的身后站着谁?》一文中说,如果能把一个作家读透了,琢磨够了,烂于心中,你在写作的时候,肯定会有助于你。
  活跃在一线的语文名师都把阅读当作语文(写作)教学的重头戏。因为大家清楚“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厚积薄发最形象的表达。
  写作与生活。肖培东老师说,语文老师要唤起学生作文的灵性。他用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的话——“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关键是你如何唤起它的灵性”,引出了自己的讲座。肖老师认为,写作是一件让人长大的事情。他在讲座中指出:“生活是最好的命题、素材,生活让写作有依托。老师要有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空间:善于欣赏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捕捉身边的事,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体验,寻找生活中爱的细节,建构精神生活空间。老师要唤出学生的灵性,引导学生要有生活的思考,写好表达思考的细节。这样学生慢慢地就会写作了。”“作文就是穿越雾霾,寻找蓝天的过程。”肖老师足够诗意地表达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打开,“唤醒学生写作灵性”。瑞安玉海实验中学的沈翔老师也做得很好。他用有震撼力的图片、影视等冲击学生的视觉与内心,催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生活成了学生写作的“活水”。
  写作与思维。叶圣陶老先生说:“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尝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叶老强调的是思想的正确,即“对头”。温州名师吴积兴老师在“谈谈立意的提升”讲座中说,思想决定文章的档次;文章中有价值的东西:一是思维价值(立意),一是审美价值(语言与结构);积累好词好句,不如积累真知灼见;写作是思想的表达。他还指出,提升思想的方法——读有思想的书,与有思想的人交流,思想会激活思想,唤醒思想。他在《写作时,你的身后站着谁?》中说,书的高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如果你长期阅读一个作家,这个作家便会成为你的底色……在现当代文学中,每个伟大的作家后面都站着另一位大作家。吴老师说得真好,这不仅是语言文字、表现形式、手法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影响,思想的力量。
  写作与写作知识、技巧。大凡学生习作,起初总任其散漫地写。若具备基本的写作知识与技巧,可约束其随性之作。其实,很多写作知识与技巧,常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已然渗透。田玉老师潜能作文加分36计,虽然带有明显的应试痕迹,整个下来,8课时的讲座中却拥有了比较完整的写作知识技巧。若让学生看看还是很有受益。
  总起来说,郑桂华教授是站在“写作教学”的高地上振臂呐喊。她的“改进写作教学对策之二——写作与阅读、写作与生活、写作与思维、写作与写作知识、技巧”理念,就如名师写作教学实践的“纲要”。
  所谓“身先士卒”,指的是语文老师写下水文。叶圣陶先生,常拿游泳教练教游泳比方语文老师写下水文。叶老是希望语文老师把作文给学生写之前,自己先来写一写,体会写作甘苦。这样,指导起写作来就会更得心应手。想来我也应该拿起笨笔涂抹几行拙劣的文字,谁叫我是个语文老师呢?我似乎又扯回到语文老师的文化学养上。郑教授没有提及写下水文,但这是语文老师绕不过去的弯。看看郑教授的课堂教学,听听郑教授的讲座,这不是身教是什么?
  ……
  郑桂华教授的课与讲座犹如一顿丰盛的大餐。整个下午,我几乎淹没在“写作教学路径的反思与建议”讲座的理念与课例中。
  2014/5/1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