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生活的哲学”之写作指导及习作点评
作者:江西省上饶市万年中学 黄助昌 时间:2015/1/28 22:20:0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5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黑格尔在《生活的哲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青年人因为犯罪被判处极刑,在被押送到刑场上的路上,有不少围观的人。这个青年人一直低着头。人群中的一个老妇人兴奋地叫道:“你们看哪!这位小伙子有着多么与众不同的漂亮的金色头发!”青年人抬起了头,循声望去,对着那位老妇人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慨万千:“要是有人早这样赞美,我就不会走到这种地步了!”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限文体,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写作点拨】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同样,一则材料也有“材料之眼”。读懂材料的最重要标志就是:明确材料的着重点——“材料之眼”,不能被一些细枝末节所迷惑,以致本末倒置。立意的核心就是“材料之眼”。但“材料之眼”往往并不是直接呈现的,而往往是“花半开,月半圆”,这就让有的学生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以致看走眼了。学生们在讨论中,有些人就走入了误区,如:
1、“世间有爱才使人们感到温暖,才会用相同的形式回报社会。”2、“好环境造就成功之人。”3、“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4、“尊重他人,温暖他人。”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6、“平等,让人间更温暖。”7、“雕刻心灵之美。”8、“谨慎话语,受益终身。”9“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美好。”……
这些立意,有的根本言不及义,与材料不存在任何逻辑联系;有的牵强附会,“拉郎配”,不考虑材料的对象与范围;有的完全无视材料,另起炉灶,让人莫名其妙。之所以产生如此病相,是因为没有从材料的整体上去理解、领悟。这个青年临终前的话就是对人生的感慨,其中就蕴含着“生活的哲学”,这个“哲学”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词:“赞美”。“赞美”就是“材料之眼”。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需要赞美。赞美能让人生之花开得更美。因此,行文之时,论据应该围绕“赞美使人进步”的核心立意来选取。
【习作展评】
人生之花 绽于赞美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中学 曹金荣
赞美之词可以安抚一颗受伤的心,赞美之词可以重拾一颗失意的心,赞美之词可以挽回一颗误入迷途的心。正如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所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一组排比句紧贴材料的旨意,引用名人名言加强了立意的力度和权威性。)
“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倾注热情的地方!”这是卡耐基继母反驳他亲生父亲的话,也正是这句温暖的赞美之语成为了激励他一生的动力。那个惹是生非的调皮男孩从那时起就开始励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奋发有为的美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将来会是纽约州州长!”这是小学老师对当时淘气叛逆的罗尔斯的赞美之语。罗尔斯不仅记住了而且坚信了。“纽约州州长”成了激励他奋进的一面旗帜,始终在召唤着他,虽历经坎坷也不曾放弃,终于在他51岁那年如愿当上了纽约州州长。(叙例简洁。卡耐基继母的赞美和罗尔斯的老师的赞美,与材料中老妇人的赞美也有对应关系,在对象和范围上紧扣材料。因赞美而产生的果,逻辑清晰,毋庸置疑。)
有时候,一个人的自信是由他人的一句有意无意的赞美而树立的。同理,最残酷的伤害莫过于对一个人自信心的伤害。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过渡句,承上启下。既有对上文的总结,又开启了下文。古语的引用简明扼要,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黑格尔笔下的那个青年人只是在走上刑场时,才听到一个老妇人对他漂亮头发的一句赞美,怪不得他感慨万千:“要是有人早这样赞美,我就不会走到这种地步了!”是的,如果他有幸遇到卡耐基的继母、罗尔斯的小学老师,人生就应该是宜人的风景,而不是凄惨的刑台。(引述材料的着重点,使之与上文的两个例证形成相应和对比关系,突出“赞美”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德国纳粹党头目希特勒,生性乖张,为人残暴,对犹太人赶尽杀绝,其行为令人发指,令人心寒。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成为了杀人狂魔?原来他学生时代,因为成绩不好,总是被老师忽视甚至嫌弃,根本没有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心中郁结了太多的自卑和怨恨,所以当他得势之后,也就根本无视他人的痛苦并以此表现自己的“高贵”,从而失去最起码的仁慈。如果老师关心一下他,就一定会发现他对绘画情有独钟;如果再赞美并加以指导,世界上可能多了一个艺术家,少了太多太多的人间惨剧。(“希特勒”是反面例证,与那个走向刑场的青年人的命运有同构关系,其结果也存在同构关系,进一步强调“赞美”对人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见,赞美是人生的分水岭。赞美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是多么重要!(言简意赅,总括全文。)
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用一个祈使句结束全文,呼吁并倡导,曲终韵存,发人深省。)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