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之中,暗藏密谛

作者: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 李家群  时间:2016/2/16 21:01:0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08
  1“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是什么意思?
  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密多是渡过彼岸的意思。即“用大智慧渡过彼岸”,是西游记常提到的“心经”。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之路,万水千山,水远山高,妖魔出入,是磨砺心性追求理想走向成功践行心经的人生之路。人生斯世,各有正业,即各有所求真经,各有一条西天之路,西天之游,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漫游。唐僧师徒的艰难跋涉,永远是求索者心头的歌。念为:Mo he bo re bo luo mi duo。
  2“唵嘛呢叭咪吽”是如来将孙悟空置于五行山下的镇压佛咒,这六字符是什么意思?怎么念?
  “唵嘛呢叭咪吽”,就是大明六字真言。
  最早传人藏区的“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即“观音六字明咒”,史书记载于松赞干布时期。传说“大字大明”是观音菩萨见众生遭受如此苦难折磨,大悲心起,落下六滴泪水,凝成咒语“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大明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只要循环往复持诵思维,念念不忘,就能“功德完满”,可得解脱。“恩嘛呢叭咪哄”,读音为en ma ni bei mi hong。“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焚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意为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3.小说中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
  一是道家太上老君的金刚琢,被其坐骑独角兕偷去,专套兵器;一是佛家如来的金、紧、禁三箍,金箍收红孩儿,紧箍制服悟空,禁箍收黑熊怪。它们都是圆形的。
  4.“三打白骨精”寓意是什么?
  佛家指人心之三毒:贪(爱着)、嗔(怒气)、痴(无知)
  5.悟空打死山中六个剪径毛贼有何寓意?
  佛家指人心中的六贼:喜(眼看喜)、怒(耳听怒)、忧(身去忧)、思(舌尝思)、爱(鼻嗅爱)、欲(意见欲)。
  6.消灭盘丝洞七个蜘蛛精有何寓意?
  指温柔缠绵的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
  7.悟空到了八百里黄风岭,制服黄风怪有何寓意?
  喻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苏轼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8.《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到底有多少个?
  49个。天庭系的妖怪20个;佛派内部的8个;野势力的妖怪21个。
  9.《西游记》主角是唐僧还是孙悟空?为什么?
  孙悟空。1—7回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以大闹天宫为主要内容。8—12回写取经之缘起,以唐僧为主。13回后写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皆成正果。明写求取佛经,实则是师徒四人心的不断修炼过程,尤其是悟空战胜各种妖魔鬼怪、艰难险阻及战胜自我心魔,终成正果的过程。
  10.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具有怎样的突出特点?西天取经的他又有怎样的突出特点?
  一是放纵其心,上天,入地,下海,以求名求权,求长生不老,求利。孙悟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欲望,且欲望不断膨胀。
  一是取经普度众生,表现出正义、勇敢、本领高强、聪明能干、吃大苦担大责,除恶安良,火眼金睛,是智慧的象征。
  11.从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修成正果这一过程,给我们怎么的人生启迪?
  大闹天宫最终被压五行山下;西天取经修成斗战胜佛。给我们的启迪是,人生的意义不是满足于自身私欲,而在于为正义事业不断地努力奋斗,在为他人谋幸福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佛、仙、神、圣贤。
  12.有学者认为,孙悟空是人心的象征,那么,他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及西天取经分别是人心的什么情况?
  大闹天宫是放其心,被压五行山是收其心,西天取经是修其心。
  13.孙悟空不戴金箍行不行?
  不行。意志无力,魔自心生。人的意志和理性还没有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外力约束。
  14.安排“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用意何在?
  表明:六耳猕猴的消灭,是悟空二心的最彻底清除。
  悟空和六耳猕猴恶斗不分胜负,悟空找托塔天王,天王拿出照妖镜,却照不出来;到观音那,无果;到幽冥阎王处,经“谛听”听过后,“谛听”却知而不语;到佛祖那,佛说:妖孽与你同根同源,同音同像,一般人难以辨认,那妖孽因你心存恶念而生,也因你的善念而灭!
  悟空平时在唐僧那受的冤枉、委屈、压抑,他想全都发泄出来,想棒打唐僧,想自己领一帮人取经,悟空的恶念就幻变而成六耳猕猴。但是善心告诉他,他没有想到要吃唐僧肉,因为唐僧对悟空而言是救命恩人,再生父母。
  15.悟空师傅须菩提到底是佛教还是道教?
  一是须菩提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 ,即是人心中;
  一是菩提乃是佛教语,取法号悟空也是佛教语,须菩提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
  一是须菩提教悟空法术即长生不老、腾云驾雾、地煞七十二变都是道家法术。
  说明,须菩提是三教合一,悟空是三教合一,整部西游记也是三教合一。书中说,孙悟空对车迟国的国王说: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16.孙悟空到底有多大本领?
  与巨灵神单挑,巨灵神和他不在一个档次;
  与哪吒,三十个回合之后,哪吒败;
  与九曜仙君,以一敌九;
  与木叉惠岸行者,五六十回合败之;
  与二郎神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平手;
  在凌霄殿外遇佑圣真君佐使王灵官,平手;
  与佛祖斗,被打败。
  17.猪八戒身上有哪些缺点?有没有优点?我们为什么不讨厌他?
  好吃好色贪财贪睡贪便宜怕吃苦偷懒,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36般变化,悟空帮手,牵马,照顾师傅,能说会道,滑稽搞笑。
  八戒最具常人个性,凡人的许多缺点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
  18.在三徒弟中,唐僧是不是最喜欢八戒?为什么?
  是的。会说话,“有事弟子服其劳”,最会哄师傅。
  19.悟空悟净都表明佛家四大皆空之意,悟能又是什么意思?
  佛家讲“能”与“所”。所指客观世界的事物,能指人的主观世界的东西,即突出人的欲求、本能。
  20.唐僧既无识别妖魔的本领,又无降服妖魔的半点本事,为什么却选他做取经团队的领导呢?
  西天取经意志最坚决。
  21.在”四圣试禅心”这一情节中,除了试八戒外,还试了唐僧没有?对唐僧够不够成诱惑?在以后的取经途中,唐僧还有没有此类诱惑?
  试了。但对唐僧不构成诱惑,;黎山老母扮的母亲是45岁,文殊扮的大女儿20岁,普贤扮的二女儿18岁,观音扮的三女儿16岁,按辈分,唐僧该娶45岁的女人,又老又丑,唐僧当然不愿意。
  以后的白骨精、老鼠精、蝎子精、蛇精、蜘蛛精、玉兔精都是妖怪,都要吃唐僧肉,都不构成诱惑。
  在女儿国才遇到最大的诱惑。有权有位有色有财的女王是唐僧的终极诱惑。
  22在唐僧身上,你读到怎样的人生智慧?
  信仰创造奇迹。
  23.唐僧念了几次紧箍咒?赶走悟空几次?
  念咒五次。一是试念,一是打死白骨精后,一是打死强盗后,一是真假美猴王时,一是乌鸡国真假唐僧时。
  赶走悟空三次。一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回目时,打死六贼,未戴紧箍时,被唐僧气走;一是三打白骨精时,被赶走回水帘洞;一是《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回目时,杀人太凶,被唐僧赶走。
  24.沙僧言语最少,本领一般,在取经队伍中去掉他行不行?
  不行。一是沙僧出苦力,扛行李,默默吃苦,任劳任怨,是勤劳的化身;一是善良,唐僧被假悟空打得半死,沙僧哭着:苦命的师父,又用脸贴着唐僧的脸;一是有十八般变化,帮助悟空除妖;一是取经团队的润滑剂,起协调作用;一是西行意志坚定,仅次于唐僧。
  25.沙僧为什么被贬流沙河?他在取经前胸前挂的是九个骷髅,说明什么?取经后变成佛珠,说明什么?
  沙僧是在蟠桃会上不小心打碎琉璃盏被贬下流沙河的。九个骷髅为九个取经人,八百里流沙河,连鹅毛都浮不起,九个骷髅却浮起来了,沙僧以为神物,就串起挂于项上。
  取经后变成佛珠,说明佛家不计前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6.怎样理解“如来佛默许阿傩、迦叶向唐僧索要人事”?
  一是经不可白取,即引起重视;一是要唐僧放下俗情,唐僧有四宝,佛家二宝(锦襽异宝袈裟,九环锡杖),俗家二宝(通关文牒,紫金钵盂)
  27.怎样理解无字真经、有字真经?
  佛教六世祖,有南惠能和北神秀,南惠能创顿教,北神秀创渐教。顿教主张顿悟,明心见性,主张无须念有字经;渐教主张参禅打坐念经入定。
  28.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问题:如来和玉帝相比谁大?
  玉帝大。玉帝经历了1750劫,每劫有129600年,道行极深;玉帝住三十三重天的第九重天,是天界的政治中心,玉帝办公室在凌霄宝殿,统管天上、地上和幽冥府,如来是在地上的西牛贺州的天竺国灵山顶上,办公室在雷音寺,只管地上的佛家弟子;玉帝曾下旨让如来到天庭,如来闻诏就来了,可见如来应是玉帝的下级。
  29.你是怎样理解小说主题的?
  扬善惩恶。自强不息。祛除妄念,提升心性。克难攻坚,成就事业等。
  30.课外阅读: 《西游记》原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