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出新,平中见奇
作者:江西省高安灰埠中学 刘硕选 时间:2016/5/1 12:21:1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24
什么是“见解新颖”?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论点有独到之处。一般来说,“独到”指的是从新的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应该既符合客观实际,又人无我有。例如,写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的作文,大家都写“眼中要有别人”,而有一位同学的立意与别人不同:“如今,社会上都提倡心中有他人,但我以为心中也应有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遇事都先考虑自己是否可以干,而不是先考虑让别人干我不干,或看别人干我跟着干,那么社会上的正气就会上升,坏人坏事就会越来越少,街头的围观者也会渐渐消失。总之我们心中不仅应有他人,更应有自己。让我们以健康的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生活,活出自己的色彩。”这样立意,既大胆标新,又合乎情理。
什么是“材料新鲜”?“材料新鲜”指的是:第一,材料带有鲜明的时代感,是“出现不久,还不普遍,稀罕、少见的”;第二,使用材料带有领先性,也就是使用材料要“为人先”,不要用人家用滥了的材料。
什么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一般来说,“推理”是就议论而言,“想象”是就“记叙描写”而言“推理”之所以能有“独到之处”,是能够用独特的眼光和方法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想象”之所以能有“独到之处”是能够在形象思维中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展示新奇的形象。例如下面这篇以“墙”为话题的作文。
四 壁
也许有这样一间小屋,只有暗淡的灯光和四壁,却能任你随意装饰,自由想象。这四壁没有以色列的哭墙那样通天灵验,能让每一个对它祈祷的人满足心愿;也没有柏林墙那样坚固的构造,能抵挡住坦克的冲击;更没有希腊神话中的叹息墙那样无边无际,隔开了地狱与天堂。但这四壁却是世上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如果你崇尚完美,这四壁便是金子雕镂而成,精磨细琢,熠熠闪光,蕴含着高贵的气质。如果你是一个纯洁的人,那么这四壁便是水晶砌成,透明得像雨后的天空,清爽得像天使的微笑。如果你是一个心软的人,你会想象这四壁如纸,别人呼出一阵风也能把它吹透。如果你是一个平凡的人,你更会想象它只是普通的砖瓦墙,只要能够遮风避雨也就心满意足,没有其他的奢求。
四壁的质地各有不同,物随主意,任你打造。四壁的装饰也各具神采,各显神通:听说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早年因厄,家徒四壁。于是他异想天开,在东墙上写了“花梨木嵌板连壁櫉”,在西墙上写了“哥布林挂毯连威尼斯镜”,最后在空荡荡的壁炉上写了“拉菲尔的名画”。真是境由心造,景由心生,全凭自己的想象,时而置身于凡尔赛宫中,时而驻足于罗浮宫前,省去了装修的费用或旅途的劳苦,何尝不是一件妙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想象中的四壁:喜欢天文的,这四壁上边有八十八星宿的投影图;喜欢地理的,这四壁上便有五大洲四大洋的板块图;喜欢文学的,这四壁上便是排列整齐的各国文学名著;喜欢美术的,这四壁上便是罗丹的思想者、梵高的自画像……
真的有这样的小屋,真的有这样四壁。这小屋便是你的心房,这四壁便是心灵之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要你心灵的四壁上有万千颜色,难道还怕生活中的灰色吗?只要你心灵的四壁有无限风光,难道还在乎现实生活的枯燥乏味吗?
作者从“墙”想到“心房的四壁”,构思可谓新奇;设置悬念,最后点睛明义,构思可谓精巧。作者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联想想象方式:既有“相对联想”,想到金子雕成的墙、水晶砌成的墙、单薄的纸墙和普通的砖瓦墙;还有“相关联想”,想到凡尔赛宫,想到罗浮宫……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多种想象,才使文章有如此大的承载力,抒发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寄寓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作文就是联系”,只有让思维的触角与无限丰富的其他事物碰撞,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才能有创新。怎样做到“立意新颖”呢?这里结合作文实练介绍一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途径和方法。
1.化概念为形象
举《拔河的启示》一题为例是:
题目所示事物的“拔河”这一体育运动。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展开拔河比赛的情景。
可能想到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的艰难,于是提炼出“坚持就是胜利”“发扬‘韧’的战斗精神”等观点。可能想到双方队员力量对比悬殊,于是提炼出“要靠实力取胜”的观点。可能想到一方快速取胜,提炼出“一鼓作气、夺取胜利”的观点。可能想到处于劣势一方的颓丧,提炼出“气可鼓,不可泄”的观点。还可能想到双方实力相当,但一方指挥得当而另一方指挥失当,于是提炼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观点。这样,抓住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新的观点便产生了。
2.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
举《台阶的联想》一题为例:
试题所示事物是“台阶”,我们脑海里要立刻出现台阶的形象,然后分别抓其不同侧面:抓台阶的曲折,可提炼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样的观点。抓台阶的层级性特点,可提炼出“要循序渐进”的观点。抓台阶的走势,可提炼出“不断跃向新高度”。抓台阶的作用,可提炼出“赞人梯的奉献精神”和“陡者级之,战胜困难前进”。抓上一阶与下一阶的关系,可提炼出“打好基础,扎实前进”“从零做起,永不止步”。抓各个台阶的群体作用,又可提炼出“团结奋斗,跃上高峰”这样的观点。由此可见,抓住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新观点就纷至沓来了。
拿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写作来说,从花和刺关系的不同侧面,可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如:从“花与刺往往同在”这一侧面可以提炼出“避免以偏概全”,从“不怕刺才能摘到好花”这一侧面可以提炼出“大胆进取才能成功”,从“带刺的未必是坏花”这一侧面可以提炼出“有棱角的未必是刺儿头”,从“摘花也要防刺”这一侧面可以提炼出“既要大胆,又要谨慎”,从“两姐妹的看法不同”这一侧面可以提炼出“应乐观对待现实”等等。
3.运用逆向思维
如: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
班门弄斧/如果人人不敢班门弄斧,怎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
伯乐相马/如果不突破思维定势,大胆见异思迁,新的发明创造怎能产生?
逆境出人才/社会越进步,环境越好,人才反而越少吗?
失败是成功之母/“永动机”的发明永远是失败,不会成为“永动机”成功之母。
好读书不求甚解/不字字名名弄懂马列著作愿意,不出骗子才怪哩!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无道,才庶人不议呢!
不圆的,不完美/不圆的,是特殊的完美。
4.联系社会的不同方面
前边提到的几种方法,其共同点是都把着眼点放到题目所示事物的本身上,这里介绍的方法与前几种方法的最大不同在于,不是把着眼点放在题目所示事物,而是放在这一事物与社会实际的关系。仿佛一个物体去撞击不同的东西会产生不同的声音,联系不同的社会侧面、社会问题,也会提炼出不同的观点。
先举题目提供某一事物的例子:
题目上:《墙》
联系不同的社会问题,可产生不同观点:
从“墙多”的角度出发联系社会,可以说“反对人际封闭隔阂”。
从“墙破”的角度出发联系社会,可以说“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拆墙”角度出发联系社会,可以说“互通信息,开放搞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