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题阅读(高考作文的有关素材积累)
- 资源简介:
文化主题阅读
文化琐谈----话说清明.doc
李清照和她周围的一群人.doc
漫话苏轼与饮食文化.doc
民国名人再回首.doc
苏轼与宝月大师的交往.doc
王安石造出双“喜”字.doc
永不凋谢的汉字.doc
李清照和她周围的一群人
(一)
我们换个角度。
如果以李清照为中心,勾列她身边的是是非非,北宋末年、南宋初期所有的名人故事都将在她身边扮演。
她的丈夫是赵明诚,赵明诚的父亲是赵挺之,赵挺之曾身居相位,诬陷苏东坡诽谤先帝,并且多次迫害本没有关联的黄庭坚。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弟子,另一个苏门弟子陈师道是赵挺之的连襟。秦桧的老丈人是李格非的亲哥哥,也就是说,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姐夫。这样一群人生活在李清照的周遭,这个古今第一才女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我们还不说李清照,还说她身边的人。
苏东坡也曾身居要官,但他的一生大部分时候在仕途无所事事。他没有落魄,是因为这个人实在太聪明了,给我的印象,苏东坡好像从一生下来就熟谙了人生,洞明了世事,所以,他非凡。
黄庭坚对苏东坡的膜拜是那么真诚,他们的友谊无论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都不为过,他们是天生的知己,这种相知,在这个世界上,比完美的爱情更难寻找。而黄庭坚也没有在苏东坡的光芒下显得黯然,他们互相衬托,互相照耀。
陈师道是被冻死的。一个冬天他去参加郊祀,家贫无衣,只穿了一件单衣,他的妻子从她的姐夫赵挺之家(事实上,也是李清照家)借来皮衣,他拒绝穿上,最后“中寒卒而终”。
赵挺之陷害了苏东坡,最后却被当朝重臣蔡京以“力庇元佑奸党”的罪名投入监牢,并一病不起,不久辞世。
蔡京是司马光从开封尹提拔重用的,而司马光死后,蔡京差一点就要鞭他的尸,只是因反对声太盛而放弃。
蔡京的哥哥是蔡卞,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王安石是司马光的死对头。
秦桧这个人我们就不要说了。
讨论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是有点庸俗?有时候,历史就是玩笑,即便高格如李清照者,也同样被卷入玩笑之中。不同的是,有人在玩笑中坚定如山,有人在玩笑中左右摇晃。
李清照呢?在玩笑中成长,她却长成了一个风情万种豪气冲天玉树临风空前绝后的一代英杰。
(二)
李清照以旷古的才华,首先就是被尊之为婉约派宗主,即使对其晚节颇致不满的纪昀,修《四库全书》为《漱玉词》作提
……
民国名人再回首
吴稚晖
病中亦微笑
1952年,身体违和的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在医院。他生活十分简朴,视钱财为身外之物,身旁最宝贵的是为数两万多册的藏书,以及从青年时期开始写作累积的二三十箱文稿,涵盖哲学、文化教育、国音文字学、科学、政论、书信、游记杂文等诸多领域。
严格来说,去台湾的蒋介石应算是国民党第二代,真正与孙中山同辈的元老似乎只有吴稚晖。吴稚晖,1865年出生于江苏阳湖县(今武进县),幼入江阳南菁书院,酷爱桐城派古文笔法,1895年第三次赴京考试时参加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后在苏州任教时,按《康熙字典》的字韵,创造“豆芽字母”,将拼音字母注在汉字旁。后又在上海与蔡元培、章太炎等组织爱国学社,鼓吹反清。辛亥革命之后,吴稚晖应蔡元培之邀,主持汉语注音字母的推行工作,并出任国语读音统一会会长。
张 群
笑口常开过百岁
1987年,张群过100岁生日时接受亲朋好友的道贺。此时他和儿子键正住在一起,生活由媳妇打理。老人笑口常开,不改爱开玩笑的个性,说早就忘记自己的年龄,否则岂能长寿!
蒋介石亲自扶其入座
1961年10月,张群与夫人马育英举行结婚50周年的“金婚式”,蒋介石表示对老友的恭贺,特别亲自扶张群入坐。此时,蒋介石、张群等人来台湾恰值10年余,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已告稳固,初期逃亡的狼狈状不复见,两人露出开心的笑容。遥想当年这两个年轻人在赴日本的渡轮上憧憬未来,转眼已过花甲之年,深厚友谊丝毫未变,多少令观者动容。
张大千
会心一笑
……
王安石造出双“喜”字
王安石23岁赴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赶考,路经一位马员外家,见门楹上贴着一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无法续对下联,匆匆离去。
到了京城,主考官面试时现场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马员外家门前的上联来对,主考官赞叹不已。返乡路上,王安石又用主考官出的对联作为下联对上了马员外家门楹上的上联,并与马家小姐喜结连理。正拜天地之时,有差人来报,王安石中了进士。一日之内双喜临门,王安石喜不自禁,连写两个“喜”字,贴在门上。从此,双“喜”字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驸马”最初是车夫
驸马,原应作“副马”。颜师古注《汉书》云:“驸马,即副马也,非正驾车,皆为副马。”相当于“副驾驶”。
“驸马”这一名称源自“驸马都尉”。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武帝时始置奉车都尉与驸马都尉,前者专司督管皇帝正车之马,后者则专掌副车之马。驸马表面看是闲官,实际却担负着保驾护主的重要职责。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始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魏晋以后,驸马大多为帝婿专任,晋代以后,凡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至此,驸马就成了帝婿的代称。
桃李指代学生始于战国
人们常用“桃李满天下”来赞美老师培育了众多学生。“桃李”一词典出《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这里有个故事。
战国时,魏文侯在位时有个臣子叫子质,因罪而向北逃亡。在北方,他对赵国基业的开创者赵鞅说:“大堂上的士人、朝廷上的大夫、边境的军官有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