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万年青
作者:华南师大嘉玛学校中学部 李进生| 时间:2005/5/27 17:07:3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29
记忆的书本翻到二十年前,读小学五年级的我不小心摔折了胳膊。面对折旧房被倒下的墙压成粉碎性骨折的父亲,母亲没有流泪;面对新建房及治疗父亲的腿欠下的大笔债务,母亲没有流泪;面对要背一个发高烧的半大小子到四十里外治胳膊这一沉重负担,母亲更没有流泪……可是当我说:“家里欠了那么多债,我住院治疗胳膊又耽误了两个月课,我不想读书了”时,母亲流泪了,我不知所措。
当我回到家时,家门前多了两株植物,那就是一直碧绿到今天的万年青。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娃呀,只要你上进,有出息,妈再累心里也是甜的。你现在这么年轻,年青人应不怕一切困难。就像这万年青,气候再坏,它永远是青绿绿的。”只读过几年私塾的母亲,几句话说得我羞愧难当。我拿起课本,弄通了所掉的课,并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了全校唯一全优的成绩,进入重点初中,母亲笑着说:“这才像万年青”。
初中生活令人难忘。每隔一两个月,年过半百的母亲都要给我扛四五十斤大米到学校,并交一笔搭伙费。我则提着腌菜,背着行李跟在母亲后面。母子俩唠着各种话题,末了总会回到“莫浪费青春”上来。上高中后由于路途遥远,家里克服万难“拨款”为我买了辆自行车,我在自行车货架上横绑一块木板,把书箱、洗澡盆、一袋米、蚊帐等一股脑地全绑在货架上,使它远看起来像一辆牛车,然后我骑着车驮着我的全部家当耍杂技般地骑向学校。漫长孤寂的路途没有母亲的唠叨,但我的脑海中不时闪现母亲载的万年青的形象。整个中学生涯就在半饥渴状态下度过来了,物质上的匮乏使我拼命地啃书“疗饿”,以致读书成癖,手里的零花钱多半用在了买书上,面黄肌瘦的我用体重换来了知识,这使我在如今的工作中受益匪浅,它就是我事业中的“万年青”。
进入大学后,中学的积累使我有了一展所长的机会。在很多人花前月下、浪漫潇洒的时候,我却在忙于写稿办刊,检查全校的宣传工作……转眼大学生活结束了,很多人生活得丰富多彩,我除了留下一摞荣誉证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外,能回忆的就是埋头工作的镜头。但我丝毫不后悔,这正如万年青,虽只有一种单调的绿色,但它给人的感受却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心中的万年青”伴我走过大学,又走上了工作岗位。十多年来,我由教育的“门外汉”成长为“优秀班主任”,并担任学校干部参与学校管理,其间的磨难只有心中的万年青最清楚。永远记得初为人师的那次师生泣不成声的交流;永远记得对第一届学生“你们不毕业我不谈女朋友”的承诺;永远记得与学生一齐学习,一起游玩的一幕幕……无论暴风骤雨还是风和日丽,心中的万年青让我承受下来,默默成熟。
转眼已过而立之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母亲当年把“万年青”种在我心中,如今已根深蒂固,它使我的青春没有虚度。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同时也希望青少年朋友们重视自己的母亲为自己种下的“万年青”,那样,你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