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总主编权威讲解:新教材下学生该如何学习?

作者:佚名  时间:2017/8/31 19:45:56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323
  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小学和初中新入学的同学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这次“部编版”教材的统一使用,是近十几年来中小学最大的一次教材改革。
  针对这次改革,很多考生和教师、家长不禁要问:这次教材的历史性变化,会对现在的中高考产生影响吗?为什么要编写“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以下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的回答。
  一
  语文教材为何要进行改版?
  温儒敏教授:近些年语文改革主要以体现“人文性”为主,这和之前的题海教学比起来确实灵活得多,但这样的改革也有很大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不足,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提高。
  这次统一进行“部编本”改革,摒弃以往的课文“精读”模式,更加注重让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改版后,课文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温儒敏教授:大家比较关注选文,先说说“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初中原来七年纪上册和七年纪下册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
  但是,课文数量减少,不等于同学们学习任务减少。
  新教材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尤其是古诗文的比重,这对于古文功底薄弱的同学们来说,需要更加努力,才能不掉队。
  三
  这次改版,古诗文方面有哪些变化?
  温儒敏教授:改版后的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习古诗文。
  整个小学阶段,平均每个年级古诗文约为20篇左右。初中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古诗文的体裁也更加多样化,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等等,均有收录。
  除了学习古诗文以外,课本里还增设了专题栏目,比如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时,革命传统教育的课文也增加了不少。小学选了40篇,初中有29篇。鲁迅的作品有9篇,比如《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
  除了课本上的内容以外,新教材还会引导同学们阅读红色经典名著,如《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四
  增加古诗文比重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该怎样学好古诗文?
  温儒敏教授:语文不仅是一门考试的课程,它也是立德树人的工具。传统语文教材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足。这次改版后,通过增加古诗文比重,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怎样学好古诗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古诗文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沉淀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
  “1加X”阅读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温儒敏教授:所谓“1+X”阅读,就是让老师在讲完一篇课文后,还要提供一些供学生们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多读、多看,慢慢就懂了。
  现在语文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读书太少,很多学生只读教材、教辅,很少读课外书,语文素养无从谈起。但是,仅仅靠上课时才读书,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孩子,读书少,也不爱读书,所以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课下阅读,可以说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把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鼓励孩子们“海量阅读”、“连滚带爬”地读,适当读一些“闲书”,能够培养孩子们长久的读书兴趣。
  六
  “部编本”教材变化预示着什么?
  1、更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部编本”初中教材的结构是,每个单元都有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这是重头。除此之外,每学期还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增加。
  其次,在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更加理性,不要再用以往的“写作模板”套路来写作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新的教材环境下,善于观察和描绘生活,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更有希望得高分。
  因此,虽然此次课改只针对新小一和新初一的学生,但初三、高三的学生仍要注意这种阅读和写作趋势。
  2、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
  此次“部编本”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文言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的比例大幅增加,这在侧面上反应了传统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新初一、甚至新初三的学生都应该要注意到这样的一部个变化趋势,加强文言文、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语感,触类旁通!
  七
  新教材对中、高考有什么影响?
  1、古诗文考查比重增加
  根据“课堂教什么,高考考什么”的命题新规律,我们可以明确推知,将来的语文高考会这样考察古诗文:文言文考试的题材绝不会局限于正史中的人物传记,而会把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和明清小品文纳入考查范围;古诗鉴赏也不会局限于唐诗宋词,凡是适合考查的古诗词都应该是出题范围;名篇名句默写会根据部编本教材的变化从必备64篇增加到74篇。
  2、现代文阅读选文方向会侧重以下几个角度
  注重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增加文化自信、提升思维力度、重视审美体验。
  3、作文命题方向
  根据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写原则及思路,可以预见未来高考作文将更注重以下趋势!
  (1)立德树人,体现语文学科独具的“以文华人、以文育人”特色;
  (2)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自信;
  (3)社会生活,思考身边事件。
  八
  新教材对高中学习和高考备考的启示
  根据以上方向,高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学好古诗词
  (2)增加古文修养
  (3)读优秀作家的作品
  (4)尽可能的多写,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
  因此,若能及早抓住教材改版的重点,不仅更快更好地适应教材,更能把精力放在重点的提分项上,帮助孩子事半功倍地学习!
  为此,会长特地请付宝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新版语文教材的学习方法及考试对策:你需要了解的初一“部编本”语文教材——初中语文如何学?
  付宝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获得北京市优秀园丁奖,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熟悉小学、中学、小升初、中考等领域的语文学习,教学成绩斐然。付宝老师侧重思维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增加文学积淀。
  通过这节课,咱们可以学习到:
  如何真正提高孩子对课文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写出有生活气息、富含真情实感的文章?
  古诗文传统文化大幅度增加,孩子应如何在学习上应对?
  双线单元的内容主题下,孩子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