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片公正的天空——新教材评价主体多元化探讨
作者:佚名 时间:2008/5/25 22:39:4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84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个新的话题,我们的第二语文课堂,该如何来实施呢?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了改进和激励作用。所以,语文学科评价实施多元化势在必行,其中,如何体现评价的科学性、综合性、发展性、全面性,更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过程中,为了便于掌握学生的成长足迹,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主要采取自身评价、生生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的综合评价形式,运用全方位结合的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一、 自身评价: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而语文学科的评价,也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在这种淡化分数淡化评语的开放性评价中,首先应让学生自身评价自己。因为高中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有独特的见解,有感悟的能力。因而我们要求学生自身评价是让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内外刺激,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评价自己,激起学习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内隐行为,形成语文习惯,提高语文水平的评价方式。
一般来说,碰到故事情节彰显,内容丰富的小说,我会选择让同学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配合同学在课堂上表演,表演完后,引导学生自评,说一说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对所演人物的理解等等,最后为自己的表演打个综合分,记入学生的成绩栏内。这样评价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不再为语文学习无用论所困扰了。
二、 生生评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说得好,一个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的本质。学生也一样,个体对文本的领悟,往往会受到自身的阅历、自身的素养的制约,有的时候对问题的认识会比较肤浅,因而在自身的评价中也缺少了全面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因而,我们还需要在学生之间开展生生评价。
莎士比亚说得好,“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思维、经历和各自的身心发展使他对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他们也渴望传达各自不同的心声。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诵、作业、回答的问题,应在自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做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来鼓励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并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在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他人的同时,也让学生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事物,来衡量一个人。
三、 老师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不错,教师应在实施了有效的教学之后,掌握学生的心理,并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毕竟,一直以来,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对于老师的观点和评价,学生相当看重,并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
我们以往的评价体系是教师与学生二元对立的唯分数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什么激励作用,只是一种甄别和选拔功能,强调了学生的学业修成情况。这种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人文功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老师对学生的要知道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定要明白,找出学生的优点和特点,采用等级+特长+评语的方式,从而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使学生呈现积极向上的面貌。
四、 家长评价: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家长掌握了学生大量的自由的时间,我们请家长来评价学生,让家长对孩子在加重的学习习惯性评价,大大的扩展了我们的教育资源。更何况,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强调他的工具性的同时,她的人文性也不可忽视;语文来源于生活,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如是否能礼貌待人,能否与邻居和谐相处,能否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都成了家长关注的内容。如果家长能提供给我们如此重要的信息,那么我们的学生也就真正做到了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
新课程要求我们“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全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们正在努力,我们试图在建立最公正的评价方案来客观的评价学生,并让学生在公正中学会全面成长。因为学生只有在公正的环境中,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才会有骄人的成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