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委员智慧 共谋教育发展
作者:不详 时间:2019/3/12 20:12:07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 人气:487
新课题以外,委员们同样关注那些正在改革发展中推进工作的老话题。教育部采取了哪些新措施?又有哪些短板亟须补齐?陈宝生和委员的交流中,这些问题渐渐清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希望全社会都更加关心、关爱幼儿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希望幼儿教师可以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更加公平合理的评价激励、更加广泛积极的社会宣传。
陈宝生表示,要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系统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在这里我还要呼吁,社会不要因个别事件就妖魔化教师群体。教育质量是尊重出来的,不尊师重道,绝不会有好的教育质量。”陈宝生恳切地说。
2018年的联组会上,就有委员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的担忧。今天的会场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再次就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发言,他表示,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西部还没有形成吸引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普遍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稳定难的现实问题,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陈宝生介绍,去年教育部着力在增加西部高校人才吸引力方面下功夫,如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明确向西部倾斜,近三年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累计支持西部高校培养和引进人才235人。
“我们一手抓增加吸引力,一手抓规范制度。黑龙江的狗皮帽子戴到海南不热吗?人走了帽子就留在黑龙江吧。”陈宝生用形象的比喻,表示教育部在建立规范制度上做出的努力,“要先‘止血’,然后‘输血’引才,最后再‘造血’,培养自己的人才。”陈宝生说,这是西部人才队伍建设的“三部曲”。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还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我建议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促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工程教育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231所高校的1193个专业通过认证,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这一组标志中国工程教育飞跃的数字,陈宝生脱口而出。
陈宝生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接下来我们要做好三点。一是持续完善工程专业认证制度;二是全面总结对俄罗斯高校成功开展认证的经验,支持工程教育认证机构走出国门;三是推动工程教育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应该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提出了7个期盼,包括财政部门尽快明确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教育部门统筹协调推进新课程改革、高考改革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及时增加教师编制,高考改革有突破性进展等内容。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是一场硬仗,我们会把这个工作有序推进。”陈宝生说,“高中课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涉及课程,也涉及师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会解决一个问题,一定要把这些坎儿迈过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注意到,国家的教育财政支出在大学之间的分布呈明显“长尾”,高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如果要缩小或限制大学财政补助收入的差异,在总体教育财政支出不减的条件下,要提高基本支出的占比,将项目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围。”李晓明表示。
“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结构是合理的,基本上形成了以举办者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陈宝生给出了一组数据,2017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1110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899亿元,占比为62.11%。“目前还存在民办教育投入和社会捐赠投入占比较低、中西部地区高校的经费投入相对困难、教师工资支出占比相对较低等问题,今后我们会在改革中逐步完善。”陈宝生说。
“今天大家讲到的内容,我们都会带回去认真研究。我想,很多建议都会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感谢大家!”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了,在全场的掌声中,陈宝生和委员们挥手告别。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