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作者:不详 时间:2019/9/30 17:46:31 来源:人民日报转载 人气:1693
70年间,历史发生惊人逆转——
从吸引外资到投资海外,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学会游泳;
从“留学潮”到“归国潮”,回国发展成为数百万海外学子的首选;
从“封闭大国”到“扛起全球化的大旗”,中国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中国拥抱世界,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20多年前,德国人赫尔曼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
“那时北京望京地区,也就是今天西门子中国总部所在地,还是一片荒草地,连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来。”这位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回忆。
今天,中国已成为西门子第二大海外市场。2018财年,西门子在华总营收达到81亿欧元。
中国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球商界精英。像西门子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在华投资的已有约490家。
今天,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当美方要求美国企业离开中国时,喜林苑创始人林登发表公开声明:“抱歉,我们不走!”
“中国给了我和我家人一个追梦的平台。”林登说。
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不断升级的消费大市场、坚定不移的开放政策……自信的中国,充满着机遇。
开放的中国,同世界交融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十多年前,一位名叫萨拉的美国母亲决定尝试一下不买中国产品的生活,结果从服装、玩具到电器,想找到“中国制造”的替代品着实不易,最后不得不结束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历险”,感慨之余写下《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十多年后,越来越多外国人对在中国习以为常的高铁、移动支付倍感新奇,期待有朝一日“带回”本国。一位名为克里斯蒂娜的网民惊叹:每个人都为未来兴奋不已,而中国已经生活在未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世界日益感受到“中国贡献”的“升级换代”。
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人民币发展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
……
从“增长奇迹”到“减贫奇迹”,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中国的发展正不断刷新着世界认知。
“世界历史不仅没有被福山所预言的西方‘自由民主’所终结;相反,中国的崛起开启了新的世界历史。”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说。
30多年前,一位欧洲国家领导人称中国只会“出口电视机”而无法提出影响世界的理念。
30多年后,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这样表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中国方案的高度赞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
因为“一带一路”合作,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回欧洲大港地位……
短短6年间,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写入多份国际重要文件。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朴素而又深刻。
70年前,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张开双臂;
70年后,中国仍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宣示:“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未来之中国
——70年,新的起点上开启复兴新航程,必将在新时代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9月25日23时21分,北京南苑机场。
“起飞!”最后一架客机在夜幕中腾空而起,告别这个近代中国最早的机场。约8分钟后,飞机稳稳降落在当日投运的大兴国际机场,顺利完成跨时代的转场。
8分钟,短暂的飞行,跨越百年历史——
仿佛一个隐喻,今天的中国就这样挥别过往,飞向更壮阔的未来……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强烈的未来感。”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这种未来感就是未来给人的吸引力。”
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呢?
腾格里沙漠南缘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说,未来中国,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未来中国,万物互联。6G投入使用,人工智能让人力更少、生产更先进;
嫦娥系列试验器总指挥叶培建说,未来中国,将在月球建立科考站,向火星和更遥远的星球探索;
还有人说,未来中国最迷人的魅力,就在于她是无法想象的,充满了一切可能、一切奇迹……
时空穿越,恍然若梦!
犹记得1929年,上海《生活周刊》刊登了一篇《十问未来之中国》。
——吾国何时可稻产自丰、谷产自足,不忧饥馑?吾国何时可自产水笔、灯罩、自行表、人工车等物什,供国人生存之需?吾国何时可行义务之初级教育、兴十万之中级学堂、育百万之高级学子?吾国何时可参与寰宇诸强国之角逐……
“此十问俱实现,则中国富强矣,国人安乐矣!”椎心泣血的十问,饱含着当年国人的梦想。
斗转星移,日月新天!
此时此刻,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向复兴梦想发起最关键的冲锋。
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历史性交汇,相互激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勾勒出更加宏阔的时代背景。
未来之中国,必定是一个奋进的中国——
9月28日,日本大阪。3∶0!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击败塞尔维亚队,提前取得女排历史上第十个世界冠军。“女排精神”再一次振奋全国。
38年前,也是在日本大阪。21岁的郎平和她的队友们,首夺世界冠军,中国人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呐喊。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无需用一枚金牌证明自己的力量,但我们依然钟情于为了祖国永远奋斗的姿态!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战。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
59岁的郎平和女排所代表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永远年轻!
在中国科大量子工程中心一楼大厅,镌刻着“中国核物理研究开拓者”赵忠尧留给后人的期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