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花开

作者:宫丽丽|  时间:2005/6/21 13:00:2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469
  三尺讲坛,恍惚间已徘徊了近十载风雨。岁月的沧桑与人事的消磨虽还没有爬上我的眉梢,却已在我的心头刻下了无数印记。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在这里,我不想宣扬做老师的如何崇高,我只是想检点一下心灵的收藏,讲述一个平凡的我和我的学生的故事,故事里有我的肺腑之感,仅此而已。
  ————我的心语
  如今的教育,容不得表面的褒奖,教学压力重、工作繁琐的事实令许许多多的教师大呼“当老师真难!”的确,我的日子也是忙碌的。只不过,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和我的学生也在不断的收获着。有时,忙的焦头烂额,我也会满腹怨言,可当面对一张张充满求知欲望的纯真的面孔,内心涌起的热流又将一切怨恨、不快化为乌有,因为我清楚,、教学已经成为我一生难以割舍的爱……
  爱心——创造奇迹
  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个学生的贺卡:“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您给我的生活真谛,经过岁月的磨洗,弥久而愈明……”我记起了,这是我刚刚走上讲台那一年所接触的一个学生,名叫赵永。那一年,新学期一开始,为尽快的了解学生,我要求每位同学都写周记。每周六上交的周记沟通了师生的心灵,也让我洞察了班级中的一切。赵永的问题就是在周记中发现的。他酷爱玩游戏机,最近有又迷上了上网,经常旷课逃学出去玩。我原以为这只是青春年少,爱玩心切,教育教育就会迷途知返。可是,有一星期,学生向我反映他三晚没在宿舍睡觉了,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他的家长联系之后,我才了解到,这是一个父母身在外地、从小有由爷爷带大的孩子。家庭条件不错,又缺少管教的赵永,渐渐的迷上了上网,甚至夜不归宿……面对这种情况,我立即打电话把他的父母从外地叫回。我和他的家长一起去网吧找他。多少个白天,多少个夜晚,我们焦急的奔走于大街小巷。没有严厉的批评,没有暴怒的责骂,我用行动和至情至理的话语诠释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古语的含义。虽然连日的奔忙使我疲惫不堪,但是赵永的转变却给了我精神上最大的安慰。后来,他的学习日渐长进,顺利的升入市一所重点高中。
  付出——收获快乐
  从事语文教学几年来,我发现班里总是有一部分“语文弱科生”。他们对语文毫无兴趣,尤其是写作文时更是一筹莫展。每逢作文课和学生征文比赛,上交作品便成了我的一大难题。为使学生更快的爱上语文,爱上写作,在努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我在班里开展了作文评比赛。谁是本月内写的最棒的男生、女生,我便会“奖励”他们:有时是一本写作方面的刊物、杂志,有时是几张写满我与他们心灵对白的批语……奖品很简单,仪式却很隆重。我努力尝试给那些深深爱上写作的学生以光荣,让这份荣耀激励所有的学生以更高的姿态、热情投入到写作创造中去。半个学期下来,“弱科”的学生再也不用为写文章而绞尽脑汁了,相反,写作成了他们最喜爱的生活旋律。他们像向往幸福一样向往着在语文领域里有所创造。就这样,我敞开大门,让那些已经爱上写作的,还有那些尚未爱上写作的,但是带着热烈而喜悦的眼光的学生们,都能得到荣誉的激励,让他们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意识到了驾驭知识的自豪。那一年冬天,在市举行的“新年征文”评比中,我班的两篇作文《红礼》、《书缘》分获一、二等奖。几年下来,自己也不清楚付出了多少白天、黑夜,有的同事问我:“你花费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学期一结束就不教他们了,这样做值得吗?”我笑而不答,心想:“能用自己的付出唤起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使他们终身受益,自己不也是快乐的吗?”
  宽容——拯救灵魂
  去年一段时间,,可能受生活中琐事、烦恼的影响,再加上自己年轻气盛,使本来就性急的我经常在课堂上为一件小事就大发雷霆。学生不完成作业、不认真听讲、背不出课文……都会引得我的勃然大怒。有一次,学校举行“一人一堂优质课”活动,我事先把讲课用的课件存在了教室的电脑中。可等我打开课件一看,里面的内容不知被哪个调皮的学生删改了,弄得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讲课。一堂本来挺“优质”的课被搅得不再“优质”。于是,强忍着怒气的我在查清真相后,大声呵斥犯错误的学生,又在其班主任面前慷慨陈词。余怒未消,又厉令这个学生在班上念了检讨书,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当时,我认为这样做必然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一次,
  无意中看到《圣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耶稣在讲道时,一群法利赛人带着一个据说是犯了淫荡罪的女人来,要耶稣下令,根据基督教的律法用石头打死她。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死她。”那些人听了耶稣的话,从老到小都一个个退出去了,只剩下那个女的站在那里。这期间耶稣一直埋头在地上画字,这时候,他抬起头来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以后不要再犯罪了。”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啊,“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作为教化之主的耶稣能够怀着“治病救人”的态度来帮助犯罪的人,身为教师的我为什么不能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犯错的学生呢?有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仔细想想,送人怒气,会得到什么呢?我想起了自己最近粗暴的教育方式,想到含泪检讨、几乎受到所有老师批评的那个学生……我把这个故事当作警示语,贴在教科书上,时刻警醒着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逢有同学违反纪律、惹我生气时,看看它,我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渐渐的,“暴怒”的现象消失了,我和学生关系又融洽了。经过这件事,我深深懂得了,宽容的教育感化要比简单粗暴、乏而无味的说教有效而且生动得多。
  今年,我又教上了毕业班,我的生活依旧忙碌,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和我的学生仍在不断的收获着,因为我们拥有热情,生活中才会不断拥有美丽。爱别人的孩子不容易,我不是个圣人,但我说,给学生更多的一点理解和爱心,我们赢得的可能是意想不到的自豪和骄傲,这份骄傲会陪伴我们激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努力耕耘吧,所有的园丁们,近十年的教书生涯,我深深地懂得了一个道理:雨落花自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