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元思辨作文之开头、论证、结尾段落
话题1:目标、行动
标题:合理目标,切实行动
【开头段】
海德格尔曾言:“前行不息,无须迟疑和退避,健行于你寂寥的小路。”岁月匆匆逝去,生命虽短暂,却连接着无数的将来。唯有理想与追求,方可助你我寻找到那闪闪的星斗。合理目标,切实行动,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如此,才能凸显出我们生命的价值。
【论证段】
目标即“挑战”,生命中不可无目标,但更应贴合实际,量力而行。只要驰而不息,纵使落后或失败,也是有价值之作为。揆诸当下,无数的人们对目标设置过高,以致望而却步,无形中蹉跎岁月。【结尾段】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诚如赫兹里特所言。认定目标,切实行动,定会一石千浪,泛起激荡人心的回响。
话题2:德与得
标题:润德得长空,厚德向光行
【开头段】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渺渺之途,儡儡不断,以德为伴,彧彧花繁。《说文解字》云:“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厚德,于个人可得万古长空,于社会可得霁月光风,于国家,可得气正风清。润德得长空,厚德向光行。
【论证段】
于人,德润人心。崇德向善,厚德载物。有德,才能有卓荤的风骨,廓远的人生境界。有德,才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于社会,德润民风。敦厚良善,德育一方。德,可以改良社会风尚,化育人民;于国家,德润国魂。
【结尾段】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百年梦圆,民族复兴,我辈青年到以德行担使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面对新百年的新征程,现代化的新使命,人类文明的形态,润德得长空,厚德向光行。
话题3:思与行
标题:思之有物,行止有度
【开头段】
康震老师在点评《陋室铭》时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和拥有多大的房子,最重要的是拥有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道德。”的确,思想很重要。学而思,思而行,是古往今来我们解决大部分问题的一般规律。《左传》中亦云:“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意为正道直行,应该善于思考,思有所得,谋而后动,方能行远。
【论证段】
浅层的思考主导着我们最简单的行为本能;更深一层的思辨则界定着我们的行为准则;思想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行为;
“思”不仅作为“行”的道标,指导着我们前进,而且是“行”的戒尺,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结尾段】
思之不殆,永远保持灵活的思维,行为就更清醒;思之有理,明辨是非曲直,行为就更正确;思之有物,把握人生的导向,行为就更坚定;思成戒尺,时刻把握边界底线,行为就更有度。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思行合一,且行且思,且悟且进。
话题4:变与不变
标题:在“不变”中“变”
【开头段】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但是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实在不忍陷入困境的帝企鹅全军覆没,便想出了一个“间接干涉”的办法,让帝企鹅成功走出了冰坑。此举,引发观众热议。我认为,此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要善于变通,学会在“不变”中“变”。
【论证段】
在“不变”中“变”,让原本冰冷的规则有了温度;
在“不变”中“变”,可以增强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不变”中“变”,可以让我们找到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走出困境的办法。
【结尾段】
只有突破思维束缚,我们才能正确看待与辨析是非;只有善于变通,才可以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只有善于变通,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才能奏响阳春白雪,才能“一览众山小”。所以,当我们学会在“不变”中“变”,真正获得思维解放时,或许我们会得到更多。
话题5:规矩与创新
标题:突破规矩,敢于创新
【开头段】
敢于打破常规,突破现有格局,走出一条“新”路,这就是创新。被称为“史上最真诚的高校招聘启事”,广受欢迎,后来却遭到学校的替换。在我看来,这正代表两类人:一类是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人;另外一类则是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人。其实,他们都没有错,但是我们喜欢前者。陶行知先生作为教育界的名士,敢于突破常规,一则新鲜有趣、别具一格的招生广告,让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晓庄师范学校名噪一时,该广告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引发了有志青年的共鸣。
【论证段】
唯有创新,才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唯有创新,才能激发企业的无穷活力;
唯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结尾段】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的光电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天涯”变“咫尺”。反之,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就会成一潭死水。晚清不知创新,积贫积弱,终至灭亡;柯达不知创新,轰然坍塌。所以,创新是事物前进的不懈动力,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希望就在前方。
人物论据素材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可曾听见骠骑将军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豪言壮语?精忠报国,刻入血肉。可曾望见岳武穆公壮怀激烈,怒发冲冠的雄姿英发?是谁雪衣抱琴,笑看火生东南焚尽千帆。是他们,是每一个三尺青锋怀天下的大好青年,封候非其愿,但求山河安。
适用主题:奋斗、奉献、坚守
张桂梅扎根大山数十年,用自己的青春与行动化作火炬,点燃无数贫乡女子求学的梦,让走出大山的困难重重化作理想奋斗之路上的溪流潺潺;塞罕坝人坚守沙漠几代时光,将无数植树程中的血与汗化作沛雨甘霖,滋养了黄沙中生长的郁绿葱茏,让青翠之景成为沙漠中的常态;顾方舟躬耕杏林数十载,以毕生心血和身体力行,研制出小小一颗糖丸,让小儿麻痹症的恶魔在华夏大地上从此消散…….没有用脚走不完的路,困难的彼岸,靠坚实的付出与行动,必可抵达。
适用主题:品德高尚、敬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且看一代孤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看横渠先生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看爱国之士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心怀天下、心忧家国是华夏民族千年以来的精神追求。
适用主题:追逐梦想
袁隆平少年立志学农,为实现“禾下乘凉梦”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他以尽心竭力的劳动换来千秋万代的福泽;航天英雄聂海胜,青年时便把握住当飞行员的机遇,并加以奋力不懈的拼搏,终成一名光荣的航天员。一如他们树立的逐梦榜样,新时代青年要心怀梦想,敢想敢做,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