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课外书
作者:山东省莱阳市谭格庄中心初中 乔伟| 时间:2005/7/29 21:18:1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862
我迷上课外书是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的。最初迷上的书籍是小画册(那时我们都叫小人书或小画书)。那时一个公社(现在已改名叫乡镇)只有一处新华书店,门面虽然不是很大,但里面的图书种类还算齐全(这对一个十来岁的小学生来说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每逢星期天,完成了作业,只要手中有钱,哪怕是两三毛钱,我都会和一个同班好友步行十几里路到新华书店去。到了新华书店,我们就东瞧瞧,西瞅瞅,挑选自己最满意的小画册。买到了小画册,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小画册图文并茂,很适合我们十来岁的小学生阅读。有时我们上午去了新华书店,看看这本,摸摸那本,哪一本也舍不得放下。可是囊中羞涩,手中的钱只能买两三本,还有些喜爱的不能买,又不想错过机会,我们就回家收集钱,下午再去,所以一天往返两次新华书店是常有的事。
自从迷上了小画册,母亲给我的零花钱我从来舍不得乱花,一分分地积攒下来,到了星期天就往新华书店跑。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小学毕业。看过的小画册我都珍藏在一个小木箱里,两三年下来,小木箱居然盛不下了。后来因为家里失盗丢失了一部分,当时我非常伤心。剩下的那些我上初中后送给了弟弟、妹妹们,现在早已是踪影皆无了。
想想那个年代,小画册真是给了我莫大的享受。它让我忘掉了童年的忧伤,陪我走过那段美好的时光;让我认识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从小画册上,我知道了牛郞织女的故事;知道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就是从那时,我认识了孙悟空、猪八戒,认识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也认识了蒲松龄笔下的狐仙鬼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岳飞传》、《水浒传》等,我百读不厌。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能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讲下来,有些情节,至今难忘。当时这些连环画册由于错过了机会买不齐,所以有时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去求本村一个比我大三四岁的人,向他借看,条件是我还得把我的借给他看。给我深刻教育的还有那些描写战争的小画册。它让我认识了江姐,认识了刘胡兰,认识了小兵张嘎,从而让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发奋读书。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小说。但是由于家里穷,书是不能买的,看小说只能向大人借,还常常不能如愿。一天下午放学,我到二伯父家里,发现了一本《一千零一夜》,但是他不准我拿回家看,只允许我放学后到他家里看。每天一放晚学,我就迫不及待地往二伯父家里跑,那如饥似渴的心情决不亚于书里听故事的国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辛巴达航海》……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本厚厚的小说,我竟然几天的时间就把它读完了。我现在还能回忆起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坐着小马扎,有夕阳的余辉里,和书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的情景。那种乐趣是其他人所不能体味的。以后,利用闲暇时间我又陆续读了《鲁滨孙飘流记》、《绿野仙踪》、《稻草人》等书。虽说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些到今天我已经忘记了,但留在心中的那份感动却时时激励着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毫不懈怠,勇往直前。
1982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公社初中的重点班。虽然学习的担子比小学时加重了,但闲暇时我还是不忘读书,星期天还经常到新华书店逛逛。当然那些大部头的书还是买不起的。一本书好几元,那可是我一个月的菜金啊。买不起就只能借,向同学借,向大人借。几年下来,我读完了四大名著,读了《说岳全传》、《杨家将》、《隋唐演义》、《李自成》、《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读这些书,较之过去读的小画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三国演义》对于天下形势的分析:“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话多么透彻。小说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写得多么富有气势。《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不畏艰险的精神怎能不激发我奋发进取的勇气?《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尤其是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他们的侠肝义胆更是叫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红楼梦》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读完了,直到今天才真正理解了作者所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鲜红的大字,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苦难的祖国而奋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何等的气概!
考上师范后,家庭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书不但能借,而且能买了。读书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有关生活知识、医学知识、历史知识、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的书我都读,以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几年来,居然也有了不少的藏书。现在书柜已经放不下,只好把一些书放在纸箱里。还有些放在桌子上,床头边,弄得到处都是,因此常受妻子的责备。
现在,我工作已经十七年,却依然手不释卷,对书的感情不减当年。教学之余,我经常翻看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或者看些反映时代气息的文章或著作。我校的图书室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里已成为教师“充电”的一个重要场所。
想想自己的读书历程,还是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对我的影响最大。在那贫困的年代,我就像《黄生借书说》中的黄生,在读书的道路上踽踽前行。我真不知道现在的中学生到底怎么了,他们已不爱读书。是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制了读书的欲望,还是被无休止的电视剧俘虏了他们尚还稚嫩的心灵。他们宁可把大把大把的钱买了口香糖嚼在嘴里也不愿去问津那躺在一隅的书籍,星期天宁可成天地泡在网吧、游戏机厅也不愿静下心来问候一下书籍这位人类无声的朋友。这就是现代的中学生吗?这就是与我朝夕相处的可爱的学生吗?
愿天下爱书之人珍惜这美好时光,让我们从书中吸取营养,获取教益,丰富人生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