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自我形象塑造
作者:nanana123| 时间:2005/9/4 20:25:3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047
在中国的古籍(《钟伯敬秘笈十五种》)里记载着一个笑话有位教书先生时时劝告自己的学生切不可白天睡懒觉。有一天,学生见他刚刚睡醒,就问:“先生您告戒别人不要白天睡觉,为什么您自己又违犯呢?”先生回答说:“我梦见了周公。”第二天,这个学生故意课堂上睡觉,先生把他踢了起来,他说:“我也梦见了周公。”先生问他:“你且说说周公讲了些什么话。”他回答道:“也没有其他什么话,只是说昨天实在不曾见过先生您。”
虽然是则笑话,它却时时给我敲响着警钟:打铁先要本砧硬。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错,那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地做到。我要求学生六点起床,那么我自己必须梢提前一点起床,才能保证不会延误。前几年我住在校外,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严寒,我都按时赶到学校。每天的早锻炼、早自习、晚读报,我都提前来到,就是下午第一节没有我的课,我也要按时到校。我想如果学生发现老师睡懒觉,那怕只一次,老师的形象就会像那个笑话中的先生,恐怕也会大受损害的。
目前的生活条件不许我戴戒指一类的装饰物,就是有条件戴了,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也不应当学时髦,赶新潮穿金戴银,珠光宝气地站到讲台上去。穿着保持朴素、大方、端庄、干净、整洁,该扣的地方都扣好,这才是一个教师应当保持的科学的审美情趣和形象。我从不穿背心、便衣短裤、拖鞋进教室。袜子是必须要穿的,不蓬头垢面,边幅不修胡子拉叉给人一种委琐邋遢之感。教态保持从容、自然、亲切、精神。一个教师的气质和风度应当能从其穿着仪表和教态中表现出来。新潮、时髦并不完全等于美;日常生活里,漂亮也不等于风度。风度和气质是内在的含蓄的蕴藉的,它决定一个人的修养,但却又是可感的能外露的。 穿着、仪表、教态就是一个教师的风度和气质的外化。总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一个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个脏兮兮皱巴巴的手帕,就不配教师的称号。
也许有人会问,你果真做得这样好吗?我确实没有做到最好,但我确实是按这些要求去努力的。穿鞋钉掌可说是件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但与教育有联系没有呢?我觉得是有的,我穿的鞋从来不钉铁掌,以免在教室走动时给幽静的学习环境带来令人生厌的噪音。进教室、上下课教师回礼,看来也是小事一桩,我却从不马虎。打了预备铃就站到教室门口,目光扫视全班以交流和调节情感,打了上课铃才进去,既不提前也不迟到;下课不拖堂,回礼规规矩矩九十度鞠躬。我十分注意不把烦恼气闷私事的不快带进课堂,更不会向学生撒气,以免有损自己的形象。
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语言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生动、幽默、诙谐、富有启发性、讲礼貌不说脏话等等。我虽不能一一做到,但我坚持用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讲课,在学生面前从不出污言秽语。我注意尊重每一个学生,请他们回答问题也好,找他们谈话也好,言必称“请”。老师不是神,也有疏忽、马虎、犯糊涂的时候,一旦发觉就要公开向学生认错、道歉。这样,不但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且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形象。一次改选班干部,班上有位临时班干部表现不错,我本做为候选人写在我的小本上了,但抄到黑板上时却给抄掉了。结果同学们还是选了她,我发觉我的疏忽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诚恳地向她道了歉。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老师的严厉苛刻,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就是说要求老师业务过硬。要授予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应当有一桶水。业务不过硬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不可能有什么地位的,他的形象一定是很糟的。如果作为一个老师不想在学生中处于一种被鄙视的地位,就应当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刷新观念,为此,我十分注重学习教育理论,按教育规律办事,讲究教育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班主任工作的艺术》等这些书我是很喜欢看的。我很重视加固自己的知识根基和加强自己的业务进修。我知道,一堂课下来,没有比学生失望更尴尬的了。因此,我教语文,备课不把能找到的资料全看一遍不罢休,不把所教的课文读个十遍八遍不放手。对教学我舍得花时间。同学们喜欢我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作文喜欢我的长长的批语。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在你范读时,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使我入神,你被感动得将要流泪时,我已流得很多很多了。”有的说:“写作水平是衡量一个语文老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老师,最令我佩服的是您的写作水平对写作教学的重视。”我很注意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与写作的兴趣,经常向他们介绍读物,把班上同学们的好作文编成册写上批语加上前言在同学中交流,几年下来,已有五十多本。我为同学们写的评论文章已有几十篇,一般在一千字左右,最长的有三千来字。同学们说:“你的作文批语没有套话,读着你的批语,那简直是一种享受。”我十分注意磨练自己的笔头,业余笔耕不辍。平时我将教学上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的有几十篇。我编写的书有的已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我写的文章有的已在国家级的报刊上发表。学生是最公正的裁判官。“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的语文老师是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老师,您是称职的。”学生这样评价我。
马卡连柯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学生定会站在你一边——相反的,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可爱,但是,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那么,除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这种蔑视,有时是宽大的,含有讽刺的;有时是粗暴的,含有无比憎恨的;有时是执拗的,含有侮辱的。”我经常用这句话来鞭策和警告自己。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