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中考语文试题新特点

作者:徐余忠  时间:2005/9/30 12:50: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162
  纵观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有一显著共性,即渗透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所谓地域文化,广义上是指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它包括地方的政治、经济、历史、名胜、环境、风俗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地域文化已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考试中正得到日益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些带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试题在题材上主要有如下来源:
  ① 历史人文  以地方的历史人文材料入题的有代表性的试题如:
  (江苏淮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古楚淮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洪泽湖、大运河等自然景观;有关天培、周恩来等历史名人;《西游记》在这里诞生,淮扬菜从这里扬名……现在,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对出下联。下联的内容要能反映淮安地方特色。
  ①大运河原远流长 ②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 ③古楚文化名扬四海
  上联:                   下联:                 
  这道题目注重选取地方典型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风俗人情、典籍饮食等文化信息,巧妙地以对联形式将家乡文化的熏陶与语言技能的考察结合在一起,既有“语文味”又有教育意义,充满蕴藉美。
  ② 热点时事 抓住地方热点的政治、经济或人民生活的时事,联系语文知识,巧妙切入,命以成题,亦别有新意。如下面两例:
  (四川内江)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响亮的提出“重振雄风,富名升位”的口号,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创设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真是“               ,             。”(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填写)
  ③ 环境保护  环保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命题者常常会在这点上做文章。以前的环保类试题多是泛泛地“为环保而环保”的题目,现在更多的是以学生家乡的或身边的环境为素材,精心命题,既注重了语言素养地考察,又突出了引导学生切实关注和保护地方环境的意识。这种命题显得自然、亲切。如:
  (福建厦门)今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生活在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的你,能否设计一则公益广告,突出海洋的价值,呼吁大家都来保护海洋。(至少用一种修辞)
  ④ 名胜景观  将语文具体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查附着在学生熟知的地方名胜景观上进行,这改变了过去机械而枯燥的考查做法,显得更为实用和有意味。如下面两例对诗文、语言表达的考查就特别形式新颖,并且题目中蕴涵的厚重的地方文化能引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
  (云南昆明)昆明翠湖海心亭有这样一副对联:“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作者巧妙地套用了我们学过的两句古诗文。请任选一句填在横线上(意思要完整):         
  (浙江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是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请根据自己的游览体验或阅读乡土教材的感受,参考下面例句,为天一阁拟写一则宣传语。  例句①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例句②黄鹤楼:登黄鹤楼,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例句③杭州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⑤ 会议活动  地方的重要的集会、体育活动等也是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以此入题,语文的“生活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盐城的试题都在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又都不失地方色彩。
  (江苏盐城) 今年5月下旬,我市举办了中国盐城首届茉莉花节暨经贸洽谈会。假如你是兴盐中学的小记者郑成,在活动期间给你一次向下列对象提问的机会,你应当问什么?
  (1)、对象一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九汉(2)对象二   韩国客商、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梦九
  限于篇幅,试题举例是挂一漏万。这些带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试题题型样式新颖,题材来源多元,充分融合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学会用“语文眼”观察生活,了解地方或社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等,并学会对此进行思考和表达。大家在做此类题目时应始终带着“语文意识”,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准确。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闵桥中学  211634)
  此文已发表于《中学语文报》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你妈 于07-05 12:19发表评论: 第1楼
  • 我要得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