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广东卷古诗鉴赏题解析及作文题目

作者:佚名|  时间:2004/6/7 23:31:5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195
 
  一、古诗鉴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休。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首联表现了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颔联紧扣首句,情景相融,对仗工整。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此联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体,把“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但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
  颈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落日”不是实景,而是喻指暮年。“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与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意相同。“秋风”句是写实,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尾联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是诗人自喻,“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它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
  题目(据考生回忆大意整理):
  1. 诗人从哪些角度抒发感情?
  2. 你认为此诗抒发是“自强不息” 的感情还是“怨愤”之情?为什么?

  二、200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目
  话题作文:
  材料大意:古代时,东瓯(指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来到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火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 
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学生可引用寓言作材料,也可不引用。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福安康 于09-24 18:32发表评论: 第1楼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