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语文中考试卷题型分析及复习指导

作者:郑礼刚|  时间:2004/6/12 23:05:5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489
  一、中考题的结构形式: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左右
  (二)言分析及运用17分左右(包括诗句默写、仿句等)
  (三)阅读分析55分左右
  (四)作文60分
   二、具体内容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一般为4-6题。这些题形式相对固定,7---10题灵活性较大。
  1)第1题:字音3分,为选择题。
  2)第2题:错别字修改3分。
  3)第3题:选词填空3分,一般为实词填空或虚词填空,虚词注重关联词。
  4)第4题:成语运用3分,内容与时代联系更紧。
  5)第5题:病句修改3分,语病的常见错误:㈠病在语法上,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错用关联词等。㈡病在修辞上的,如用词不当、词性有误、感情色彩欠妥。㈢病在逻辑事理上的,如属种概念混用,判断推理不当,有歧义。
6)第6题:课文内容说法3分,文学常识、主题思想、写作特色、写作背景、体裁特点等。
  (二)、语言分析及运用
  7)第7题:默写7---8分,内容为《中考复习指导与训练》(以下称《中考复习指导》要求。
  8)第8题---第10题:灵活性较强,可能涉及到的题目有:仿例造句、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内容提要、一句话新闻、广告语标语创作、语言得体(对话)、跨学科综合等。框架如此,可能还有变化。做此类题注意使用草稿。(参见《2004年学习报中考备战策略》
  (三)阅读分析:课内阅读占3篇(诗歌鉴赏、文言文、现代文),课外阅读占2篇。
  1)诗歌鉴赏(现代人写的文言诗词包括在内:如《沁园春·雪》)。
  ①    通常所说的诗歌鉴赏无非是内容和形式两大块。
  ②    从内容方面来说,主要表现在:主题思想、诗句分析,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③    从形式方面来说,小到修辞手法的表述,如双关意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大到评价诗意的传达方式,如以动衬静,对比反衬,烘托气氛,寓情与景,托物寓意,借古讽今,因小见大等。
  ④    一般为2题,另外还需注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
  ⑤    其它见《中考复习指导》
   2)散文或记叙文阅读
  ①    指明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前后呼应的句子。
  ②    体会全文表达的感情,中心思想。
  ③    理解某一句话或某一个短语的含义。
  ④    针对某一个字或某一个词的考察
  ⑤    整篇文章的风格(做此题时,切入口要小,可就语言、取材、构思中的一个方面来谈,注意要联系选文)
  ⑥    其它见《中考复习指导》</P< p>
  3)说明文阅读
  ①    考核对某一概念、某一现象的解说,点出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P< p>
  ②    对说明方法的辨析分三个档次:㈠什么说明方法?㈡说明了什么内容?㈢有什么作用?(回答问题时既要回答共性的东西也要回答个性的东西)
  ③    考核对说明顺序的掌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④    说明文语言的考察。
  ⑤    筛选信息,推理解答。
  ⑥    其它见《中考复习指导》
  4)议论文阅读(主要有四块)
  ①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或本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注意掌握如何找中心论点,如何归纳中心论点)
  ②    根据句子谈谈你对他的理解。(可能会涉及到论证方法)
  ③    根据观点找论据。
  ④    根据论据指明观点或论证方法。
  ⑤    其它见《中考复习指导》
  另外联系实际谈看法也不可忽视,还有补充论据。(写议论文及做此类阅读题都要有一些理论与事实论据,平时的积累很重要。)
  5)文言文阅读
  ①主要考核四个要素,㈠实词解释(4分)   ㈡虚词用法及解释(2分)   ㈢句子翻译(6分)   ㈣内容分析(选择或简答)(3分)。
  ②句子翻译题采点给分,如重点词的解释,文言句式,省略,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③内容分析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人或什么事,讲了什么道理,以及怎样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的。(包括文学常识内容)
  ④其它见《中考复习指导》
  (三)作文的高分要素(形式有大、小作文两种,大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
  1、从头到尾充满激情。
  2、文章内容丰富、有点哲理。
  3、讲究叙事技巧。
  4、语言幽默风趣。
  5、结构上巧妙的安排。
  6、描写细腻。(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
  7、近期注意收集自己写过的和看过的比较熟悉的好作文。(话题性记叙文与议论文及一些常用的好用的文体,如:日记体、书信体、对话体、童话寓言、散文体、小说体等作)(见《话题作文写作》《话题作文之常用文体》资料)
  8、带一点批判性。2004年6月9日
  9、有一点文化性。
  希望同学们将专辑翻阅,及平时写作与中考满分作文对比学习。
  三、其它方面:
  1、复习以《中考复习指导》为主,特别是《学习报》上的各种分类试题。
  2、默写要有针对性复习,。
  3、字形、默写内容力争用楷书写,避免错别字和文不对句的丢分情况。
  4、8---10题开放性较强,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综合测试题,归纳几种类型。
  5、文言文阅读,近几年出现过的一般不再考。(《捕蛇者说》尚未与中考试题谋面)
  6、作文张扬个性和创新是要追求的境界。
  7、后阶段的复习要学会放弃,学会选择,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8、认真做好阅读分析题,试卷中的较大比重的题目在语段中均可以找到答案。有些题目有答题规律,对于有答题规律的题目要力争做对。归纳起来有三大规律:
  ①   找出题目中的内容在文中的位置。
  ②   在此处的前或后,以前为主,找出对此内容的解说。
  ③   对照题目中的问法,把找出的内容直接引述,或重新表述,变成答案。
                                        充满自信,轻装上阵,
                                        认真审题,端正书写,
                                        先易后难,争取胜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