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我们在为孩子忙些什么
作者:不详 时间:2005/10/23 9:12:2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51
又是骄阳似火的七月,太多的孩子处在升学时刻,太多的家长在焦急中等待、盼望。当事的父母们在四处打听,到处托关系,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下一步能够走得更好,起点能够更高,就连与此暂时无关的父母们也都在议论着谁家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了,真的是应了那句古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望着天上可以晒得死人的太阳,看着一些家长脸上的汗水和焦虑的神情,想起自己成长路上那么多人曾经留过的汗水,再想想自己家里正在养着的那个小子,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点想法:别只在乎孩子智商的培养,教育孩子请先从培养孩子的情商着手。
“情商”,是那些教育学家们“发明”的新名词,也有不少的文章谈起过。不过我个人倒觉得,培养一个人(不仅仅是指孩子了)的情商,最主要的至少应包括这几个方面:健全的人格、感恩的心情、与人相处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
健全的人格,是指要有正常的心理状态,能够比较理智和客观地对待各种人和事,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是非,能应对各种问题和困难,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坦然面对。
感恩的心情,是一个人面对家人和社会、面对生活时的一种基本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俗话也讲:“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难以想象的是,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懂得孝顺和尊重的人,他(她)又能尊重谁?一个连帮助过自己,对自己有恩的人都不懂得感谢的人,谁又能期待他为你做点什么?又怎么会有真心朋友?一个成天心中充满怨气和不满的人,又怎么可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面对生活?又怎么可能生活得快乐?
与人相处的能力,这同样是情商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是团结协作的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又怎么可以成就事业?以后的独生子女注定将是“孤独”的人群,如果没有可以与别人很和睦相处的能力,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几个知心朋友?一个人如果连知心话都找不到人说,那将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家长们要教会孩子与人相处,要教育孩子本着真诚善意与人交往,要教会孩子在各种不同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礼节和个人形象。
自我管理的能力,应该是孩子情商教育中最重要的了,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自我控制的能力。每一个家长都应该问问,我的孩子自理能力怎么样?在没有人管他的时候,他在做什么?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又会是什么样子?有人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慎思、慎行、慎独”,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否遵守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是否懂得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是最能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独处,想办法了解这个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是我们的心肝宝贝,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每个家长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成就一番大事业,但首先要做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一个懂得感谢、生活快乐的人,一个善于与人相处、社会关系融洽的人,一个能够自我控制、有自立精神的人。最近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震撼着人们:一个十四岁就考上大学的少年,因为根本没有自理能力,无法管理好自己,成天痴迷于网上游戏、与同学无法相处,甚至在和同学的交谈中,因理解不了同学们的谈话内容而慢慢地变得只身孤影、最终因多门考试不及格,完不成学业被开除、开除之后连自己会做什么都不知道,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都不了解。当我们读完这样的故事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这个少年难道智商不高吗?他失败在哪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我们在尽心培育着自己孩子的时候,其实还在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合格的共和国公民——这是我们每个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如果我们把自己唯一的孩子培养成了只会读书、只会考试的人,无论是对孩子、对我们自己,还是对国家、对民族,那都将是一场完全的失败。对孩子的培养要重智商,更要重情商。其实,对我们这些大人何尝又不是这样?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问问自己——我的情商有多高?从那么多人“跌倒”的故事中,我们是否领悟到了什么?
太阳天天都会照样升起,生活也在一天天地延续,家长们在七月里忙碌和焦虑的故事还会一年又一年地上演。但愿我们作为家长,都能明白自己在忙些什么,为什么忙着;但愿我们忙得更塌实些、目的更明确些;但愿我们的孩子真的能够成龙成凤!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