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爱心,收获希望——发生在一所农村初中的爱生故事

作者:江苏省如东县孙窑初级中学 宋彬斌  时间:2005/11/2 20:40:5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788
  徐烨萍, 202班学生,自小身世凄苦,系外地遗弃儿,平时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无稳定收入,只能偶尔打点零工,经济上十分拮据。然而命运弄人,祸不单行。2004年底,在万家团圆共度良宵之际,一把无情的大火,将几间栖身的草房和粮食衣物及仅有的一点家当全部烧光!父亲只得在村支书家过年,她本人投靠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家苦度时日。粮食也只能靠邻居你十斤他二十斤的接济……
  当听到这则消息以后,学校校长室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会议,研究具体解决办法。陈滢校长特别强调,我们学校是市级爱生先进集体。我们一定要尽力给予徐烨萍关爱和援助,否则我们就无颜面对“爱生先进集体”这块奖牌,我们将会抱憾终身。并当即决定,由学校团总支出面,立即向全校师生开展募捐活动。
  2005年3月1日的清晨,一份饱含关怀之情的《献出一份爱心,点亮一线希望》的倡议书发到每一位师生手中。倡议大家为困难学生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学们纷纷向校广播站投稿,表示对困难同学的关爱和支援。当天中午,广播站就播出稿件40余篇,随后,捐助活动在全校迅速展开。
  3月7日下午,在团总支书记宋彬斌老师的主持下,现场募捐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陈滢校长首先走到募捐箱旁,捐了100元;接着陈主任、王主任、高主任……所有的教师都纷纷走向募捐箱,捐献了自己对受困学生的援助。接下来是学生募捐:203班刘坚同学,因下雨天道路泥泞,父母给了她5元钱在学校吃午饭。她中午只用1元吃了一顿半饥半饱的午饭,把省下来的4元捐献了。当晚,他将这件事向父母说一遍,父母当机立断,又让他捐了20元。201班的王文亮,是个寄宿生,将自己一个星期的零花钱17元全部捐出去了。戴阳阳、沈维军两位同学家境比较困难,他们的零花钱是靠平时捡废纸卖出来的钱。看了倡议书之后,他们把捡废纸 “收入”全捐了。陈燕同学是一个收集小硬币的爱好者,家境也不太好,一听说徐烨萍的情况,二话没说,把储藏硬币的小罐捧到现场,一下子全倒出来,交给了团支部书记。张明同学平时舍不得花一个钱买零食吃,把好不容易攒起来的20元钱全部捐了出去。这些同学说,我们的老师在我们同学有困难的时候,都那么无私,那么慷慨地帮助我们,就是教导我们要学会关爱别人。我们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同学的因为一场大火烧掉自己的未来呢?只要我们能做到的,我们就一定尽力去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募捐中,全校师生共捐了2797.1元。这不仅仅是2700元钱,这是孙窑初中593颗火热的心,这是孙窑初中师生默默地献出的人间真情,这是孙窑初中这个市级爱生先进集体播下的爱的种子,这是从青少年一代心田里,收获的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操的璀灿希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