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

作者:zhaming  时间:2005/11/20 9:26:0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419
  演讲是指由一个说话者向多个阅听者的场合发表讲话,像典礼致辞、教学演讲、会议发言、宗教讲道、法庭陈词等,都有演讲的性质。演讲稿是演讲用的文稿,也是演讲的依据。演讲因性质、内容、目的不一样,演讲稿就具有不同的形态。演讲是一种面对面的宣传、教育、鼓动和交流的好形式,作用很大——“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演讲整个活动的构成,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
  1、主体要素即演讲者——是演讲的内容和形式的生发者和体现者,是演讲活动的中心和前提。没有演讲者出现,演讲活动便不能构成。主体要素也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主人和支配者,也是演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2、客体要素即听众——是演讲者演讲的接受者、对象和演讲效果的体现者,主要是指演讲者演讲时面对面的直接听众即现场听众,也包括现代广播电视演讲的非现场的间接听众。    
  3、环境要素即时间空间地点——是演讲活动赖以进行的客观条件,是演讲者和听众构成特定关系的场合,对演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乃至成败具有直接制约作用。
  初学演讲的人,往往有着迫切的成功欲望,但却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或者轻视理论、盲目实践,或者死抠理论、忽略实践,结果都是屡讲屡败,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前者忽视了演讲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所具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忽视了对演讲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企图凭借浅薄的个人经验去盲目摸索或简单地模仿而形成高水平的演讲能力,要么单纯地把演讲能力等同于口头表达能力或普通话水平甚至演讲稿的写作水平,以偏概全;要么专在态势语言上下功夫,钻牛角尖;要么错把演讲理论当成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以几个演讲名人的某次演讲或几句名言作为指南,夸夸其谈。而后者则往往被当前百家争鸣的各种演讲理论惹得眼花缭乱,难辨真伪,无所适从;有的视理论为要诀,一招一式都非得从书本上讨说法,被理论束缚住了手脚。如此等等,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是天生的,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实践,这才是古今中外的一切著名演讲家成长的共同道路。
  怎样进行主题演讲?
  1、准备好演讲稿。演讲稿是为演讲所准备的书面材料,是内容的视觉化,是口述论文。尤其是主题演讲,一般可以参照议论文的写法。
  德国大诗人海涅说:“语言(含书面的和口头的)可以把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可以把侏儒变成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那么演讲稿就有其作用。
  演讲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四类:(1) 照本宣读 (reading from a manuscript);(2) 背诵演讲(memorizing);(3) 即兴演讲 (speaking impromptu);(4) 脱稿演讲 (speaking ex-temporaneously)。 除“即兴演讲”外,其它三种方式均需运用演讲稿。
  2、演讲二字,可以说分为二部分,即“演”和“讲”,也就是说演讲的关键还在于演讲人在演讲场合的具体过程的表现。
  演——表像——整体——非理性——艺术生命体(人格力量等)
  讲——实质——道理——理性——艺术政论文(精神感召力)
  演讲人在演讲中演讲中不仅要注意说话的情绪,还要注意用肢体语言来诱发听众的情绪,另外要掌握时间,调整速度。一般广播是每分钟280个字。 演讲要慢一些,大约250个字。那么,限制在4-至6分钟内的演讲就需要1300字左右。
  3、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是每一个演讲者要做到的品质。这就要机智幽默,紧密联系听众和环境。譬如:周恩来的“走上坡路的人低着头,走下坡路的人仰着头。”故事;里根:“我不会因为经验多而嘲笑对方年幼无知。”的智慧,都表现出他们的机智、诙谐、幽默而不失风度和节气。
  4、要说普通话。国家宪法已经把普通话列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要在演讲中取胜,缺少标准的普通话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好演讲者的在他的演讲风格中: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具有透彻的说服力。具有巨大的鼓动力。鲁迅先生的演讲就是明证。他的演讲颇具魅力,他每到一处去演讲总是听众如织云般,有时,他演讲完了,大家仍不肯离去,一再要求他再多讲一点。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庆祝会上的讲演严密大气,高屋建瓴,以简洁的语言寄寓了丰厚的内涵,而四点要求则有充满了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有着巨大的鼓动性。
  主题演讲训练
  (一) 请以“我爱家乡”为主题,开一次班级主题演讲会。
  (要求:与同学结合组成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做个调查,看看最近发生了说明变化,还有说明不足,要有一些具体的数据,然后写好演讲稿,选代表做演讲)
  (二) 主题演讲稿:我们爱和平
  (要求:按照议论文的格式写,注重开场白、正文和结尾)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