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与诸葛亮对诗趣闻
三国时代,周瑜嫉妒孔明的才能,总想加害孔明。有一天想出了一条妙计,设宴相请,并以对诗为名进行加害。孔明早已觉察周瑜的心意,便故意说:“谁输了就砍谁的头。”周瑜暗自大喜,忙说:“君子无戏言,戏言非君子。”
鲁肃见他俩击掌为定,急得出了一身冷汗,埋怨孔明聪明一生,糊涂一时,轻易地入了圈套。而孔明假装不知,泰然自若,反拉着鲁肃的手说:“子敬也算一个。”
周瑜见孔明中计,十分高兴,首先出诗一首:“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奚鸟 ,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奚鸟 。”
孔明听了,心中暗想,自己身为蜀国军师,今日落入周瑜之手,岂不是“”吗?便立即吟诗以对曰:“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周瑜闻言大怒,鲁肃早已留意这场龙虎斗,见周都督意欲爆发,急忙劝解道:“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掉湘边水,加雨便是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风波平息了,周瑜怒气未消,他更换内容,又吟诗一首:“有目也是目丑 ,无目也是丑 。去掉目丑边目,加女便是妞,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孔明见周瑜奚落自己的夫人,也就毫不客气反唇相讥,遂吟诵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数二乔,难护铜雀不锁娇。”
孔明的嘲讽,激得周瑜怒火万丈,暴跳如雷,暗令伏兵团团围住,孔明毫不惊慌,稳如泰山。鲁肃立即上前劝阻:“都督息怒!我有一诗奉献:‘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今日这事在破曹,龙虎相残大事糟。’”
鲁肃以诗指点,周瑜恍然大悟,遂喝退刀斧手,与孔明共议破曹妙计,干出了后来流传千古的火烧赤壁的大事业。
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东汉时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周瑜出生于江南的官宦士族家庭。曾祖周荣先后在汉章帝、汉和帝两朝任尚书令,从祖周景、从伯周忠皆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其父周异亦为洛阳令。《三国志》记载周瑜“长壮有姿貌”、“性度恢阔”。
周瑜与孙策同年,十四岁时就结为好友。孙策在父亲孙坚死后,接掌其部队的领导权,东渡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入吴,周瑜起兵响应。据《三国志》记载,孙、周会师后,孙策说“吾得卿,谐也。”在随后的10年间,周瑜辅助孙策,在江南一带建立了根据地。公元200年,孙策遇刺,临终前嘱咐弟弟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奔丧还吴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并且举荐鲁肃等人,执掌军政大事。孙权十分信任周瑜,周瑜也为孙氏集团的壮大发展尽心尽力。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侵,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分析敌我形势,力主抗敌。《三国志》记载:“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坚定了孙权主战的决心。孙权对周瑜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台,此天以君授孤也。”在统一了主战意见后,周瑜积极备战,同时与刘备集团结成抗曹联盟。终于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为吴国的立国奠定了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在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生病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36岁。据《三国志》记载:临终前周瑜致信孙权“荐鲁肃以自代”。孙权阅信后说:“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周瑜死后墓葬于家乡安徽庐江城东侧。周瑜文武全才,心胸开阔,以德服人。《三国志》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孙权虽然对周瑜十分信赖和倚重,视周瑜为兄长,但周瑜从不居功自傲,对孙权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
《三国演义》为了夸张诸葛亮的才智把周瑜写成一个爱耍小聪明,极为嫉妒孔明的角色。《三国演义》不但把赢赤壁之战的功劳全归诸葛亮,还让想重占荆州的周瑜吃了好几次败仗。最后,周瑜气愤而死,留下的遗言是:“既生瑜,何生亮?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