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稳中求胜——高考作文管见
作者:佚名 时间:2005/11/28 9:08:3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446
作文题评分标准沿用了去年的模式,内容、表达、发展等级各占20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首先,内容方面立意必须紧扣话题要求。
评分标准赋分看似平分天下,但操作过程中却有轻重之分,内容是龙头,立意尤其重要。高考作文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立意就是镣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的灵魂、统帅,在他的束缚下再充分展示你的优美舞姿就不至于跳出舞台。审题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考查,审题过程就已经给你划分了等级。在平时,考生偶尔跑题谁也不会痛心疾首,但高考的公正性迫使阅卷者给你打在28分以下,审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阅卷要求审题偏离题意的发展等级不给分,并且规定不允许跨级打分,即内容给了四等,表达和发展等级最高也是三等。立意是在审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好多不准确立意都是由于审题不准造成的,题目中一般都有“只要与话题有关就可以”,有不少同学就误认为只要文章中有话题要求的那几个字就符合题意,这是一种误解,结果就导致了立意出现偏差。
内容方面的赋分要求就以这次高考作文及领导小组的意见为例,在立意方面向大家提个醒。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确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工、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之愤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了一分姿采。
这则故事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审题:作文内容分了三个方面:材料、导言、话题。材料告诉我们一方面帮助了别人使别人免遭杀身之祸,另一方面也使建筑多增了一分姿采;导言部分告诉我们,因承托了别人的短处,资助别人获得好处从而自己也获得了好处,进一步点出了现实意义“竞争中双赢的智慧,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话题是 “双赢的智慧” 。这三部分的共同指向是“有长处的人或事物与有短处的人或事物两方面结合,使二者的长处得到发挥,共同获益或发展”。因此出题人的层层引领的指向就“‘双赢’的智慧”。在审题方面的评阅要求如下。
切合题意(20—17分):在双方的互动中显示出智慧。
符合题意(16—12分):有双方而无智慧
基本符合题意(11—7):是双方但无互动,是明显的主被动关系,如举雷锋和司马光的例子。
偏离题意(6—0):单方面谈发展,如残疾人经过奋斗而成功。
由上可知,如果跑题,其他方面再好也不会及格是28分。审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立意要慎之又慎,否则满盘皆输。那么,在审题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看清作文的导向性。每年的高考作文出来,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还引起了人们对做人的深刻反思。这反映了人们对高考的极度重视,也反映了语文教育所透露出的教育信息。语文要“传道、授业、解惑”,这就决定了语文的教育功能。作文一方面教会学生要如何写作,另一方面也担负起引导人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合理的思维方式方面转换的作用,因此,98年作文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0年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01年是“诚信”,02年是“心灵的选择”03年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04年是“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由这种种题目或话题看来是引导人追求“真、善、美”,而今年的作文引导人要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竞争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与人的合作,在优势互补与竞争中共同进步,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体现。因此,审题时就要考虑到命题人的出题意图。
2、字斟句酌审清要求。不要漏掉题目中的任何一句话,一定要把题目反复看几遍,像做数学题一样,如果一个已知条件没用到,这个题很可能就做错了,作文也是这样,每句话都要考虑到。想一想这句话对作文内容作了怎样的限定,写作时应注意什么,然后才下笔。如上面的举例,话题是“双赢的智慧”,命题人在导言中说“推而广之,这是竞争中一种双赢的智慧”。你一定是注意到“我们的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都有好处” 这句话,立意选材时就要时时考虑这句话,否则就有跑题的嫌疑。
其次,在表达方面要文体明确。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好的作文也有共性。
以下几种文体颇受阅卷者青睐。
议论文:好的议论文,入题快,整体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材料充实,言简意赅。
议论性散文:它既有议论文的简洁明快深刻透彻的特点,又有散文的语言形象性美感,讨人欢心。
情景式散文,也就是片段式的文章,形散神聚,联想丰富,意境深远,文句有意蕴,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记叙文:高质量的记叙文比较难得,要有创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语言有包孕性。但这次的作文中写流水帐的人特别多一般不超过分数一般不会超过40分。
当然,文无定法,只要能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即是成功。
再次, 努力经营,让发展等级给自己的文章增添亮点。
作文的发展等级要求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一篇文章要达到深刻就要做到能从文章所写的事件引申出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较为深刻透彻的认识,这要求平时就要多看善思,不是一时之功;但我们可以从材料丰富这个角度去弥补。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是丰富充实的,很多学生苦于在考场上找不到材料,这主要是不知道从那些角度去取材。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以使思维纵横捭阖:
自然界:
1、自然现象:风雨雷电、山水云气、日月星辰、阴晴雨雪、大漠孤烟、赤壁江河、生老病死、四季更替、无不让人感慨万千。
2、植物:梅兰竹菊、松柳桃李、牡丹荷花等花草树木令诗人或喜或悲。
3、动物:熊咆龙吟、狮奔羚跑、狗吠鸡鸣、鹅歌鸭游、鸣蝉惊鹊等都曾现于大家文章
社会:
1、人:古今中外、男女老幼。孔孟老庄、屈原勾践、李白杜甫、东坡弃疾、鲁迅冰心、毛泽东灯小平、钱钟书余秋雨,让人百看不厌。
2、国与国:秦与六国、盛唐软清,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美伊关系、美俄关系,欧洲联盟,都是人人关注的焦点。
这些材料为了显示思维的层次性往往是自然——社会——人生。
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好的文章文采斐然,意丰辞美,令人心旷神怡。发展等级就是给有写作有个性的人一个弥补的机会,一般的写作水平的人如稍加修饰也能让自己的文章提升一个层次。华美的文章不只是引用,更重要的是语言本身富有诗歌语言的魅力,如“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古人说好文章应是凤头猪肚豹尾,高考作文更应在首尾上下工夫。发展等级并非难以企及,有些很易达到,如有文采中“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有创意中“材料新鲜”这些是打分中考虑的很重要的因素。
最后提示一下以下几种文章力争避免
1、忏悔式 一个成功人士畅谈过去的挫折会成为令人赞叹的光环,有人说,一个失败的人是没有诉苦的资本的,倾诉以往的错误如果达不到震撼的效果就会走向反面,所以,一般不要在考场上痛悔过去,尤其有过失误或复习的同学。
2、自传式 此类文章从呱呱坠地简述到现在或更长时间,往往没有个性。学生的经历大致相同,几乎千篇一律,这种作文打低分没商量
3、格调不高 文章不是不可以写社会的反面材料,但整体基调仍应是演奏主旋律,弘扬正气,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不应牢骚满篇,愤世嫉俗。
4、文体不明 这种文章往往是前半记叙,后半议论,不伦不类,一看就是基本功欠佳。
5、干瘪陈旧 好的文章要材料丰富,如是议论文至少要有三个论据,否则苍白无力,如果能用排比句一气呵成,就会让人感到气势磅礴,论证有力;另外要取材广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爱生命,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除了历史上的名家名篇外,还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材料,使文章有时代烙印,如写时传祥、王进喜,就不如写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更让人乐看,材料新鲜这也是有创新的体现。
6、文面不雅 美丽的姑娘人人乐看,卷面如人面,字迹清楚、美观的卷面,让人不忍心打低分,而书写潦草、文面不洁的文章,本就头昏脑涨的老师会瞅一眼给你不及格。对于十年寒窗者来说是太惨,但设身处地的为阅卷者想想也是必然。
7、字数足够。字数对于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平时练习就要写足。
写好文章并不难,难的是有畏惧之心,只要平时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多写、多动脑,勤总结,多借鉴,就会水到渠成,马到成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