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放飞你的童心

作者:安化县培英中学 傅卫红  时间:2005/12/21 11:04:4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479
  第一次到离家几百里的异乡读书的时候,遇到了我的音乐老师,她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在我狭窄的认知天空里,总觉得音乐是与年轻一体的,美丽的青春与摇曳多姿的音乐才会相得益彰。刻板的老太太与美妙音乐的组合实在是大煞风景。我想,今后的音乐课是没戏了,看怎么熬过去吧。一节课下来,居然对老太太佩服得五体投地,并把她看成了自己最可信赖的朋友。老太太到底有什么魔法,这么快就征服了桀骜不驯的我们?答案很简单,因为她有一颗美好的童心。
  文学界的白衣天使,著名作家毕淑敏,已过知天命之年,但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特别喜欢她,认为她根本不像是个五十岁的人,倒像是他们的同龄人。这也是因为她有一颗可贵的童心。她的作品《我的成长我负责》倍爱学生们的青睐。
  世纪老人冰心,年龄是中学生们的七倍、甚至八倍还多,但冰心奶奶一直是小朋友们的好朋友,她写给小朋友们的信——《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深受大家的喜爱。还是因为她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
  语文是一门最富生命力的课程, 语文教师应是热爱生命的人,应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他所面对的是活泼、可爱、极具个性的人类灵魂。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具备一颗鲜活的童心。
  那么什么是童心呢?现代汉语词典上面的解释是:①小孩子的天真纯朴的心;②像小孩那样的天真纯朴的心。也就是以儿童的眼光看儿童,以儿童的心灵去感知儿童的内心世界。艺术地理解,“童心”是出水芙蓉,天然无杂质。在当前教育市场经济化的特殊时期,教师的童心尤为可贵。名利不能动其心志,得失不能改其初衷。童心是爱生的表现。以童心善待童心,以童心交换童心,方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童心能滋润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抹去学生心灵的尘埃。
  一个老师失去了童心,他怎么能走进学生的世界,怎么能与学生沟通,怎么能与学生交朋友,怎么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呢?
  教师的童心是一种教育的智慧,一种理性的自觉,一种返朴归真的本性。教育有了童心,才能使自己变得年轻,变得活泼,使教学充满童趣,有了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理解学生,体谅学生,有了童心,才能想学生所想,有了童心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有童心的教师会时时处处从孩子珠角度思考问题,认识问题,亲身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灵上的接触,情感上的交流。
  请看几组镜头:
  镜头一:一个学生极其用心地在用一块橡皮泥捏一个人像,这位学生显然天资聪慧,做起来有板有眼,手法娴熟,而且颇具神韵。许多学生都被吸引住了。时间地飞速地流逝,大家专注的神情忽而放松了,有一个学生突然一声大喊:哈哈,这不是我们的班主任吗?大家一看,确有几分相像,不由兴奋地嚷开了。闻声而来的班主任脸一阵红一阵白,一把抓过泥人,狠狠地摔在地上,泥人立即碎了,大家面面相觑,噤若寒蝉,搭拉着脑袋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镜头二:一个
  语文老师怎样保持自己的童心呢?
  1、参与活动, 其乐融融
  有的老师除了上课、找学生有事,其余时间是不愿与学生接触的,觉得跟小孩子在一起烦人,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使学生敬而远之。这样的老师是不会了解学生的,更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同样是跳绳,有的老师觉得弄得尘土飞扬,唯恐避之不及;但有的老师却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一起笑啊,叫啊,心变得年轻了,气氛融洽了,距离拉近了,生活也多了亮丽的色彩。学生写文章的时候,多了一些情趣,也多了一些灵气。
  户外活动中,与学生一起采撷一朵朵野花戴在头上,摘一片片绿叶压进书中,捉一只只蝴蝶、蜻蜓、蜜蜂,看它们翩翩起舞,听它们嘤嘤鸣唱,学生的兴趣好浓啊,他们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围在你的身边,争着和你说话,争着把最美的花朵送给你,插在你的头上,把你打扮得像个公主,大家一起唱啊,闹啊,他们并没有看作一位威严的老师,而是把你当作他们中的一员,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有了老师的参与,他们觉得格外开心。
  2、特殊课堂,特殊处理
  某天,我们正在上课,突然,一只老鼠从幻灯桌下探头探脑,见我们没什么反应,它胆子大了起来,不仅大大方方地从桌底下钻了出来,还顺着墙根往上爬,后来顺着学生的课桌腿往课桌上爬。我没作声,学生也没敢大声喊叫。可后来又有一只老鼠肆无忌惮地钻了出来,还贼头贼脑地东张西望,进入这么多人的教室如入无人之境。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一时童心大发,大喊一声:消灭六害,除掉老鼠。课堂上马上沸腾起来。同学们挥的挥扫把,提的提板凳,拿的拿鞋子,满教室追着跑着,好不热闹。一只追到教室门口,从门缝里逃走了。另一只在我和学生的围追堵截之下,无路可逃,终于毙命了。教室里一片欢呼。
  也许有的人会说,你这老师是怎么当的,像个小孩子似的,把个课堂都折腾成什么样了?你还别说,就因为像个小孩子似的,课堂反而更生动,更贴近生活了。因为群情激奋难以自抑,,我们临时把语文课变成了写作课,题目就是《灭鼠记》,学生的作文写得具体细致,生动传神,还真写出了不少佳作,连平常不喜欢写作,没话写的同学觉得这篇文章特好写。
  后来学校举行快速作文竞赛,题目是《一件有趣的事》,参赛的学生中就有几个写了那次打鼠事件,文章写得非常出色,我班选手囊括了一、二、三等奖。
  如果当时老师没那么点童心,硬逼着学生上语文课,学生也是身在课堂心在鼠,根本无心听课,岂不是事与愿违,一件事情也没做好吗?
  教师有那么点童心,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好事。
  三、魅力课堂,想唱就唱
  风靡一时的《超级女声》的口号是:超级女声,想唱就唱。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就有很多内容被谱了曲,唱起来或悠扬婉转,或凄凉悲怆,或激越昂扬,或情意悠长,很有情调。许多学生是喜欢唱歌的。但相对于自由自在、轻松活泼的课余生活,课堂就显得沉闷、拘束得多了。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适合歌唱者来个想唱就唱,课堂上多了歌声和欢笑,就要轻松多了。
  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老师情深意切地先给它来个清唱,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许多学生以前看过碟,很投入地跟着唱起来了。背诵这一目标就很愉快地完成了。
  四、拉勾约定,培养诚信
  有的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一些背诵、默写的任务老是完不成,有的学生口头答应得很好,就是不讲信用。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呢,双方都不愉快,干脆采用他们的方式跟他们来拉勾。必须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一个合理的时间去完成,然后师生拉勾: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变的就是猪八戒。再追加一句:但愿你不是猪八戒噢。事实证明,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而且说话也确实算数。
  棘手的问题用这种充满童心的方式解决了,新鲜吧。
  五、回归自然,放飞童心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我们可以扛把锄头来到美丽的大自然找寻陶渊明的足迹,可以追随吴冠中观赏各式各样美丽的桥,可以跟着仇春霖去探求万紫千红的花的奥秘,可以去捕鸟,可以去放风筝,可以去感受生命的律动……大自然的神奇美丽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使我们彼此躁动不安的心得以沉静,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恬淡。
  每天晚餐后,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我常常带一些学生去爬紫云山,一方面是锻炼锻炼身体,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另一方面也是亲近大自然。我们很耐心地数有多少级台阶,像小孩一样摘几朵野花,采几片树叶当船,让船儿带着我们的烦恼、疲劳走得无影无踪,载着我们的梦想飘进夜晚的梦中。登上最顶峰的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咏着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股攀登人生顶峰的豪情油然而生,比在课堂上诵读的时候另有一层更深刻的体会。看到农民伯伯种的庄稼,玉米啦,红薯啦,花生啦,芝麻啦(有的学生甚至还不知芝麻为何物),惊喜得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有的学生还背着鲁迅《故乡》里的话:我从来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以前我单知道它在西瓜店里出卖罢了。我们还会想起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感叹陶公人品高尚。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好像都变小了,变得单纯了,人与人之间好亲近;我们也好像变得聪明了,以前在教室里总也背不熟的东西,很容易就想起来了。
  在大自然宽阔的怀抱里,我们都是小孩子,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六、课堂表演,甘当配角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适合表演,很多老师也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但老师们只是这一幕幕剧的旁观者。有一次的表演,正好有一个角色没有人愿意表演,我毛遂自荐来担任这个配角,学生兴奋得手舞足蹈,争着帮我准备简单的道具,帮我设计动作,结果表演得声情并茂,课堂上妙趣横生,高潮迭起,效果空前的好。老师参与课本剧的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当然,如果老师没有一颗美丽的童心,她是不会参与其中的。
  因为有童心,我们才会“青春永驻”;因为有童心,才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因为有童心,才有与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因为有童心,才会形成“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因为有童心,才能与学生平等地对话,真诚地交流彼此的经验、感受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共识、共享……
  岁月的流逝会带走一个教师的许多许多,但却带不走她那颗纯真的童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