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小把戏

作者:高东升  时间:2006/2/17 22:24:0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47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享受,那么藏书就是一种乐趣。
  原以为藏书是学者们的事情,他们学富五车、才识渊博,书自然是他们学问的象征。普通百姓似乎与这两个字无关。但翻开字典一查,才知道所谓藏书就是收藏书籍,并非某种人的专利,心里也便坦然。
  说起我的藏书,恐怕要追溯到童年。在那文化沙漠的七十年代,孩子们惟一的精神食粮就是连环画了。那时我们都叫它“画本儿”,谁的画本儿多,谁便有了炫耀的资本。我的画本儿最多时有100多本,里面也不乏精品,如《鸡毛信》、《敌后武工队》等。
  记得我买《铁道游击队》时,三天两头往书店里跑,因为那是10本一套的,不是一下子全出齐,而是断断续续地出,可到最后还是少来一集,可把我想坏了。后来在租书的地摊中我发现了那本,交了1元钱的押金后,便据为己有了。这才总算凑齐了这套连环画。伙伴们听说我有一套完整的《铁道游击队》,都羡慕得不得了,有个同学坚持要用10本《三国演义》与我交换,我到底也没答应。
  一晃30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画本儿早已没有了踪迹,想来真有点后悔,为什么没留几本做个纪念呢?但爱看书爱买书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久而久之,也有了两个书橱的书籍。闲暇时,喜欢随意地抽出一本翻一翻,倒像与一位久违的老朋友见个面,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亲切。
  说起朋友,我有几位爱看书的朋友,可都是“书非借不读”的那种,于是麻烦也就来了。常常是借而不还。律师小A借走了《红楼梦》上册,便杳无音信,自己又不好追着人家讨要。于是,剩下那本下册便孤零零地戳在那儿,如黛玉般暗自神伤了。有什么办法呢?我也曾借鉴过别人的办法,写个“恕不外借,免开尊口”的字条贴在那儿,可总觉得那太“残忍”,特别是对关系不错的朋友。书嘛,古人尚且能“奇文共欣赏”,咱又何必那么小家子气。后来,我又搞了些小把戏,给书包上皮儿,或者把书反放在书橱,可时间一长,自己也记不清了,找起来特麻烦。这可真成了“藏”书。
  现在,我常采用“以攻为守”的办法,很有效。就是把一些时尚书放在显眼的地方,只要朋友往书橱前一站,我便主动地上前向他推荐:“这本《日子》写得不错,要不你拿去看看?”见他果然中计,心中不由一阵窃喜。
  前几天有同事出差,我托他捎回两本书:《火与冰》、《我的至爱》。读得我热火朝天,合上书却又在想:这两本,我把它“藏”在哪儿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