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使用常见错误举隅

作者:南京上新河中学 孙念军  时间:2006/2/25 18:23: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830
  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对标点的考核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常用标点符号之一的顿号,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1.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或者在商标上、包装上、说明书的图片和文字上印上些中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1990年全国卷)  
  2.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 等。(1993年上海卷)  
  3.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4.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楼,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1996年全国卷)  
  5.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 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全国卷)  
  以上五道高考题都考到了顿号的用法。  
  我们都知道,顿号是用在并列词语之间的,它所表示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顿号的使用却常常出现错误,一些考生在答题中对顿号使用的判断也似是而非。
  大致说来,顿号使用的错误有以下八种类型:  
  一、概数用顿号。如:
  ①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十七八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1993 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二、分句之间用顿号。如:  
  ②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实际上三个分句,即“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三、联合词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③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上例,“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所以应将“淮剧”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四、并列词语作谓语之间用顿号。  
  ④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上例中的“进步、识字、生产”是三个并列词语作全句的谓语,三个词语间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五、并列词语作补语之间用顿号。  
  ⑤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上例中的“真实”和“动人”都充当句子的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六、集合词语之间用顿号。 
  ⑥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团员、青年”“关、停、并、转”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应该去掉。  
  七、停顿较小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⑦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风、马、牛”三个词语之间停顿较小,不应该用顿号。  
  八、连词前面用顿号。  
  ⑧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连词“和”“及”“或”“与”等,在连词前面是不能用顿号的。可以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删去顿号,或者改为逗号。  
  以上列举了在顿号使用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八种情况。了解这些,对我们掌握顿号的用法肯定会大有一些帮助的。考生应该注意的是,高考试题中关于标点符号的测试,一般都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因此,在复习和应试中,要特别注意把对标点的运用同对文意和语气等的理解分析结合起来,一定要结合语境来判断标点运用的正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