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含读本)中涉及到的人物、名联一览

作者: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 唐军文  时间:2006/3/21 8:11:0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115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民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2、世浊我清,洒弹冠,浴振衣,不与尘埃共俗;
   行廉志洁,胸怀瑾,手握瑜,可与日月齐光。
  3、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4、一篇《橘颂》存规范;
   几赋《离骚》发浩歌。
  5、完壁归赵,全凭智勇三寸舌;
   却秦卫邦,尽赖文武一条心。
  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7、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8、督亢图中不杀人,
   咸阳殿上空流血。
  9、胜败兵家事不欺,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1、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12、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13、三分天下推兹战,
    一代英豪载此篇。
  14、二京谏将相,文坛千古留赞誉;
    八弹击蟾蜍,科苍亚欧著先鞭。
  15、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以上名联中的人物可见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屈原列传》《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勾践灭吴》《赤壁之战》《张衡传》《苏武牧羊》
  16、开口说神仙,是耶非耶,其信然耶?谁为外人道也。
    源头寻古洞,秦欤汉欤,将近代欤?欲呼渔子问之。
  17、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以上名联中的人物可见于课文《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
  18、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19、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
  20、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21、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22、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23、豪气压群凶,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24、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
    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2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6、诗史数千言,秋天一秸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27、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28、灯雨憧憧,凄绝暗风吹雨夜;
    荻花瑟瑟,销魂明月绕船时。
  29、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留三亩旧祠堂。
  以上名联中的人物可见于《师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登高》《蜀相》《兵车行》《琵琶行》
  30、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31、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3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3、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34、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3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以上名联中的人物可见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石钟山记》《六国论》《游褒禅山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伶官传序》《书愤》《声声慢·寻寻觅觅》
  36、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芒馨。
  以上名联中的人物可见于《闺塾》
  37、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以上名联中的人物可见于《促织》
  38、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
  以上名联中的人物可见于《记念刘和珍君》
  39、沁园抒豪情,笑傲千古英雄豪杰;
    水调寄壮志,喜绘当今彩画宏图。
  以上名联中的人物可见于《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
  答案:
  1、孔子,  2、3、4、白居易,5廉颇、司马迁,6、7、8、荆轲,  9、项羽,10、项羽、勾践, 11、12、司马迁,13、司马光,14、张衡,15、苏武,16、17、陶渊明 18、19、韩愈,20、21、22、23、李白,24、25、26、杜甫,27、28、29、白居易,30、苏洵、苏轼、苏辙,31、苏轼、辛弃疾,32、欧阳修,33、34、陆游,35、李清照,36、汤显祖,37、蒲松龄,38、鲁迅,39、毛泽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