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挫折教育,培养耐挫能力
作者:佚名 时间:2006/5/26 8:10:5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622
一、什么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做斗争中经受磨炼,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磨难教育。在挫折中得到磨炼,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耐挫能力,即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排解挫折的能力。耐挫力较强的学生在挫折面前不会过分紧张,没有强烈的情绪困扰,能够尽快地找到适应和对付挫折的办法,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耐挫力较弱的学生则会紧张、消沉、颓废等,这些心理失常的状态,势必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或走上邪路,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
二、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从社会的发展来看:现在社会的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人才的竞争,能创造效益或解决问题的人才是人才,这就要求青少年必须要有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青少年加强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从目前家庭教育现状来看: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很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孩子的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孩子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曾做过这样的调查:你遇到失败打击能顶的住吗?有50%的学生认为不能,有30%的面对打击会顶不住,会束手无策,还有20%的学生回答不知道。而事实也证明学生的耐挫能力很差,遇到失败如果没有家长或老师的正确引导是无法走出这个困境的。这样的事实也表明在青少年中进行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3、从青少年的发展来看:挫折无处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鲜花铺就的坦途,可能会遇到荆棘或沼泽,可能要经受挫折和委曲。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有意识的让他们“受点苦”,“经点挫折”,让孩子明白挫折是不可避免,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教育他们敢于面对挫折,挑战挫折,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耐挫能力。耐挫能力增强,在教育中孩子的创造性,自觉性,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做为一种内在动力,加强挫折教育非常必要的。
三、培养耐挫能力的方法。
1、敢于放手,给予机会。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即使做不好,也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培养孩子的信心和能力,让他们能“摔倒了学会自己爬起来”。
2、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积极应对困难,发挥创造力去战胜困难。譬如学校在新生入学进行的军训,这对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树立榜样,增强信心。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让学生了解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迎接挑战,都可以取得成功。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中,“赏识教育”倍受推崇,在这里我想泼一瓢冷水,让大家清醒清醒。“赏识教育”固然是值得提倡的,对学生,对孩子,当然要多鼓励,给你们信心,但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别忘了挫折教育也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课,有时候同样也是一种激励,要培养他们既能在顺境中生存,也能在逆境中奋起。我们的学生、孩子,他们还未成年,自制力较差,有必要一些纪律上的约束,或者轻度的处罚。而且,一旦他们做错了事,要让他们明白,这是要他们自己必须承担后果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经历挫折的时候,逐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要面对挫折和失败。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正确地调节自己,就会心理失衡,行为出轨,酿成悲剧。而且一旦走入社会,如果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毫无免疫力,不知所措,就无法适应社会,无法生存,终究会被时代淘汰。
加强挫折教育,培养耐挫能力不光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同样也是家长,全社会必须关注的教育问题。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强烈呼吁,大力加强挫折教育的力度,让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