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老师,我要向您学习——《爱的教育》观后感

作者:王惠兵  时间:2006/5/30 23:11: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988
  每一位老师就是一个故事,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站在代表至高荣誉的主席台上,每当讲到自己的学生时他们脸上的笑容在轻轻荡漾着,这幸福的洋溢,远远超过与笼罩在身上的光辉。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使我心情难以平静。他们是育人的模范,做人的楷模,是当代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题记
 
  霍懋征,1921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教师之家。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任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工作(即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担任语文、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195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之后,多次荣获北京市模范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种荣誉誉称号,并先后担任北京市妇联副主任、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曾当选为民进中央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
  看过《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教师,第一个反应是感动,接下来就是惭愧。
  感动之处有六
  一、 一个工作了六十年如今已八十三高龄的老人家精神居然这么好,慈眉善目,话语平实,声如洪钟。一种敬佩油然而生。
  二、 1943年从北师大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小学任教,不为名利所动,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而且数学出生改教语文,却又都做得一样出色。
  三、 当她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当她的女儿、儿子相继病逝、遭到迫害后,她没有被这种莫大的痛苦所击倒,没有改变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使她更加下定了决心,要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倾注到了学生身上,并影响自己的家人,使自己的家成为一个“教育世家”。
  四、从事小学教师工作60年,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她的信条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五、当她离开教育的第一线后,还仍然在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还在进行教育研究,虽然很累,但却感到其乐无穷。她真正的把教育事业当成了自己的生命去对待。
  六、霍懋征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学教育专家,而且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社会活动家。她担任的社会职务很多,凡是党和人民交给她的任务,或是她认为对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都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努力去完成,她认为参政议政是她应尽的职责。
  对照一下工作六十年如今已八十三高龄的霍老师,惭愧也就不言而喻。曾几何时,为命运给我安排的这条教师之路暗自懊恼,总是想着教师那点微不足道的工资得陇望蜀;曾几何时,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就能让我火冒三丈;曾几何时,看着两个班将近一百二十篇作文一下就没了工作的热情;曾几何时,学生在课堂上反映不好,却总是把原因归在他们身上;曾几何时,一点不顺心就把它当困难挫折,大发感慨,甚至悲观消极;曾几何时,耕好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成了人生的唯一目标……
  也许,我只是把教育当成职业而不是事业,我只是把学生当成孩子而不是祖国的未来,我只是把四十五分钟看成我今天的一个任务而不是可以改变学生的时刻。
  “见贤思齐焉”,霍老师,从今天起,我要向您学习:学习您那对教育的热忱和认真,学您那对学生的友爱和责任,学您那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学您那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和无怨无悔的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这些将成为我的座右铭,让我受用终身。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毛凯婷 于11-15 07:55发表评论: 第1楼
  • 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