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考场作文不再“婆婆妈妈”——读2006年高考作文有感

作者:胡晓蓉  时间:2006/10/11 12:02: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376
  林语堂先生曾言:“演讲稿最好和女士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我以为考场作文也应该讲求“短”。在这里,我所指的“短”,是指写作应突出“简明扼要,中心明确,语言利落”等特点。孰不知,考场作文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能允许你在那里婆婆妈妈,以至于长篇大论吗?答案自然是不能的。故此,考场作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就结合2006年高考作文及自己教学中的体会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 开篇点题,切忌“长篇大论”.
  平时改学生习作,常遇到有些同学写作开篇一大段,足有二三百字,让人“不忍目睹”。细细一看,才发现好些内容和话题本身离得较远。开篇就站在一个“高”的角度上,追溯历史长河,数风流人物去了,要不则铺开一些表时间短暂的词语,什么“白驹过隙、时光匆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重复的叠加,让人一读就感觉很老套,而且读了半天也不知到底要说什么,如此一来,又怎能得到阅卷老师的亲睐呢?我们来看看今年陕西省一篇满分作文《我没有忘记自己是谁》的开篇: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许这个世界正是有了形形色色的个体,才变得丰富多彩。但朋友们记住,做回自己,做一个本真的自我才是最踏实的”。
  还有陕西一考生《掀起失败的盖头来》的开头,则从正面立意,给予“乌鸦”以肯定。“什么是失败,我不了解。我只知道,乌鸦没有输,它虽然落得个狼狈的下场,但我们终能从它不懈的努力中找到拼搏进取。它不甘平庸,追求卓越,其堪称王者、英雄”。
  上述两段开篇都很简单,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词语,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入题干脆利落,直奔主题,绝不拖泥带水,喋喋不休。
  二、 内容简洁,切忌“羞羞答答”.
  “简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这在写作过程中则表现为条分缕析,字字珠玑,中心突出等特点。
  好些同学在平日的写作中,总喜欢写些含蓄的文章,但这只能是平时练笔,考场中是断然不能这样做的。太含蓄反而会招来阅卷老师离题的误解,而被打入“冷宫” 。所以,在具体阐述的过程中必须结构清晰,观点明确,选用材料和主题相照应。
  如湖北一考生的《三原色》。全文分三个小标题:不灭之火——文森•凡•高,随性之风——李白,宁静之水——鲁迅。三个小标题各具特色,题目中的“不灭”、“随性”、“宁静”道出了三个人物的特点,“火”、“风”、“水”组成了三个颜色:红、黄、蓝,象征着阳光、大地和天空,合在一起就成了“世界”,也构成了人生的三种状态。不仅构思新颖,而且选材恰当。如此一来,阅卷老师又怎能不折服呢?所以平时习作我们在明确中心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能少写的绝不多写,能用名言警句或成语概括的绝不具体展开,不要单纯的为了写长一点而凑字数,力争做到该放则放,该收则收。
  三、 语言个性,切忌“人云亦云”.
  一篇成功的习作,对语言的驾驭定是不错的。发展等级有一项是“有文采”,要求就是“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多样”。其实,语言的丰富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不人云亦云,千人一面,能写出自己的个性语言就是最好的。
  今年江苏卷满分作文《人与路》,在记述李白的经历和创作时大量运用骈散句,尤其是对李白的诗句和课文中的事例、警句能灵活运用。
  你看:“十年清酒,万饯珍馐,怎惜它金樽玉盘,钟鼓馔玉;飘渡黄河,将登太行,哪管它坚冰塞川,大雪满山。”“大鹏直上九万里,仍需凭借一东风。妃子一笑君王乐,诗仙泪水无人问。”“五花马,出门仰天笑万物,千金裘,化酒同销万古愁。”可谓字字珠玑,巧手妙用,如落英缤纷,如“柳暗花明”,如此文采飞扬,文化味浓厚的文章又怎能不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呢?
  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也要学会从生活中吸取美的语言,多思多练,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拿到发展等级的20分。
  四、 结尾明朗,切忌“雾里看花”.
  结尾在写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发挥“豹尾”的特点,意在是起到照应开头,画龙点睛等作用。如果把高考作文的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则犹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试想,一篇构思新颖,语言绝妙的高考作文,读到最后,却看到了一个“不妙”的结尾,岂不可惜!好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些同学习惯于结尾喊喊几句又空又大的口号,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要么则拖泥带水,不肯收尾,说话绕来绕去,有如雾里看花,结果却冲淡了主题。下面看看今年高考作文中的结尾。
  河南一考生题为《做好适合自己做的事》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社会要和谐,需要无数双手的合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事,那么雄鹰在高空飞翔,蛟龙在深渊嬉戏,各显生命的极致,可谓‘万类霜天竞自由’”。文章题目即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结尾又很明显在点题,并提出希望,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心驰神往。
  另如河北一考生《别让雨下进灵魂里》的结尾,用诗意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宣言:“我们不做别人的模板,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大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做高大的自己,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首欢歌。”再次点明了“做自己”的主旨,句式整齐,选词雅致,让人嗅到了一股文学的芬芳,怎能不让阅卷老师心动呢?
  高考作文毕竟不是作家创作,它需要的是匠心独运的切题作文。只要你把握好这一要领,那么你就是胜利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