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接受学校安排,担任高三一文一理两个重点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是新手上路,第一次任教高三,经验不足,信心不够,对于学校委此重任,一年来,我一直诚惶诚恐,夙夜在心,丝毫不敢有所懈怠,惟恐出现任何差错,辜负了领导的期望,影响了学生的前途。但好在有校领导的多次鼓励和教导,有语文组各位同人的全力帮助和支持,我咬紧牙关,树立信心,排除困难,认真塌实、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使得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高考平均分分别达到了106分和101分,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感想做简要总结。
一、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确保教学对路。
05年备考,时间紧,任务重。在正式讲课之前,我针对2005年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深入领会市、区教研室的会议精神,争取把考试要求落实到每个专题中。每个专题都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再深入领会,细心吸收,精心选题,重点突出,忙而不乱,稳扎稳打,确保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工作塌实对路。
二、了解现状,摸清学情,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
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的字形题和语病题、文言文部分的翻译题、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部分的主观题,还有作文。教师方面存在的失误主要是训练不扎实,有时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贪多求快,有时点拨不到位,没有重棰敲打,学生的印象不深。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
细化内容。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每节课要求学生干什么,都有明确的目标,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序化训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练习上做到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各个考点的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
量化分析。对平时的每次练习、考试,我都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认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的“软肋”,建立学生的学情档案,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辅导。课后辅导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一环,尤其对后进生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针对学生的学情,采取“盯”的战术,主动找学生交流,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三、想方设法,狠抓薄弱环节
1.基础知识复习注意长短线结合,对字音、字形、病句等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之后,穿插在下面各专题的复习中,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反复抓、抓反复,抓出成效来。在穿插复习的过程中注意精选题目,尽量不影响专题复习的正常进行。
2.文言文复习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熟悉的课文和知识积累感性材料,培养语感。师生共同归纳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选浅显有趣的文言文给学生阅读翻译。把大纲规定背诵的10篇文言文和30首诗词曲归拢诵读。
3.对诗歌鉴赏,我分三步进行复习:一是进行题型示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二是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现手法等整理出来,引导学生抓意象,体会思想感情;三是归纳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注意答题的针对性和完整性。
4.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推荐学生订阅天津市中语会《希望报》;要求学生坚持写语文日记或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总结高考考点,分专题编排学习园地;等等。
四、关注高考动态,广罗有效信息。
不能只是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因此我非常重视信息的搜集,经常利用手头上的报刊(我自费订阅了《语文月刊》),学校的电脑网络以及各地发来的资料,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并与天津一中、海河中学等学校老师联系,沟通有价值的信息和最新模拟试卷,尽量让有效信息能为我校高三教学服务。
以上就是我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一年来的汗水与拼搏,刚刚过去的高考对我来说就是最终的考验。我明白它的重要性,也深深地知道,在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本学期之后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 2005年8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