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中学2006学年第一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作者:夏云陶 时间:2006/11/2 11:42:2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63
一、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二、第一模块设计思路
第一模块包括“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四个单元,十七篇必读文本,古诗文占到四篇,根据语文课程要求和高考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古诗文应是第一模块必读文本学习的重点,要多分配课时,要精讲细读。
第一单元分三个专题,其中“吟诵青春”3课时,“体悟人生”1课时,“设计未来”1课时,当然后两个专题可机动安排,多上1课时。
第二单元分二个专题,其中“求学之道”5课时,“经典的力量”2课时。
第三单元分二个专题,其中“漂泊的旅人”3课时,“乡关何处”3课时。
第四单元分三个专题,其中“谛听天籁”3课时,“感悟自然”4课时,“湖山沉思”3课时。
作文实践每个单元安排2课时,第一模块共有写作实践课8课时。
每个模块安排课时可根据需要舍弃个别选读课文,调整个别课文的教时,在十一月中旬完成模块一教学内容。迎接期中考试。
三、第二模块设计思路
第一模块包括“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四个单元,十三篇必读文本,古诗文占到四篇,重点篇目有:《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祝福》《林黛玉进贾府》。
第一单元分二个专题,其中“精神支柱”3课时,“生命之歌”3课时。
第二单元分三个专题,其中“遭遇战争”3课时,“黑暗中的心迹”1课时,“历史画外音”1课时。
第三单元分三个专题,其中“后人之鉴”4课时,“千古江山”2课时,“永志不忘”1到2课时。
第四单元分三个专题,其中“一花一世界”4课时,“永远新的旧故事”3课时,“总借俊眼传出来”3课时。
作文实践每个单元安排2课时,第一模块共有写作实践课8课时。
每个模块安排课时可根据需要舍弃个别选读课文,调整个别课文的教时,在一月下旬完成模块一教学内容。迎接期末考试。
注:根据是否有同步练习,利用好个别机动课。
四、活动设计
提高语文素质要落实到一些具体行动上。
(一)早自修要安排好早读内容,多读课文,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培养语感。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后练习的要求,多开展实践活动。
(三)课前五分钟演讲有主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随笔与大作文相结合,把阅读鉴赏和写作结合起来
(五)必须有一套同步练习,学生精练,老师精讲。
(六)充分利用阅读课,给学生阅读的空间,为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提供资料。
五、其他:
(一)每个单元的教学都要从整体出发,单元内部的各篇课文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一定要和单元的整体特征和要求相统一。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要细心指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小结,明确本单元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归纳小结,落实到字、词、句的过手。
(三)严把作业关,批改、评讲认真而及时。作业中突出问答题的训练,特别是答准、答全要点,以及语言表述的准确流畅。
新设想与期待:
A.坚持每星期有一次集体备课。
B.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地说明本单元的特点和教学中的重难点,讲清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提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意见。
C.中心发言人要发表自己对和课文相关的读本上的文章的处理意见。
D.中心发言人要负责对与教材配套的练习、试题进行筛选和制定答案的工作。
E.其他成员要就中心发言人意见进行细致而充分的讨论,达成共识。
要保持语文组团结协作的良好风貌。
教 学 进 度
周 次 周课时 教学内容
1(9、1—9、10) 6到7课时(根据阅读课时) 起始课一节、“吟诵青春”3课时,
“体悟人生”1课时,“设计未来”2课时
2(9、11—9、17) 4 写作实践2课时,《劝学》2课时
3(9、18—9、24) 4 《师说》2课时,《获得教养的途径》2课时
4(9、25—10、1) 5 写作实践2课时,“漂泊的旅人”3课时
5(10、2—10、8) 1(国庆放假) 《今生今世的证据》1课时,
6(10、9—10、15) 4 《前方》2课时,写作实践2课时
7(10、16—10、22) 4 “谛听天籁”3—4课时,
可用一节课熟悉接下来的古文
8(10、23—10、29) 4 “感悟自然”,二篇古文可各上2课时,
也可用比较法
9(10、30—11、5) 4 “湖山沉思”3课时,写作实践1课时
10(11、6—11、12) 4 可继续上“写作实践” 未完内容,
总结复习“必修一”
11(11、13—11、19) 4 期中考试
12(11、20—11、26) 4 (以下为必修二内容)“精神支柱”3课时,《鸟啼》1课时
13(11、27—12、3) 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课时,“写作实践”2课时
14(12、4—12、10) 4 “遭遇战争”3课时,“黑暗中的心迹”1课时
15(12、11—12、17) 4 “历史画外音”1课时,写作实践2课时,
机动1节(可用于熟悉接下来的古文)
16(12、18—12、24) 4 “后人之鉴”,二篇古文各2课时
17(12、25—12、31) 4 “千古江山”2课时,永志不忘1课时,写作实践
18(1、1—1、7) 3(元旦放假) “总借俊眼传出来”
19(1、8—1、14) 4 “一花一世界”
20(1、15—1、21) 4 “永远新的旧故事”4课时
21(1、22—1、28) 4 写作实践2课时,总结复习
22(1、29—2、4) 4 期末考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