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替代诚信教育吗?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胡玉顺  时间:2006/12/20 18:07:09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463
  

  11月14日,南京五中在校内的期中考试中启用金属探测仪,防止学生作弊。自2005年开始,江苏省高考、成考、自考考场相继启用了金属探测仪,市民和考生对这一事物已不陌生。而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南京五中也启用了探测仪,在社会和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刘莉 摄 
  在未看《中学中考用上探测仪》这张照片的说明之前,吸引我的是画面中人物的表情,从人物的表情中我猜测他们在做什么?女教师手里拿的是话筒还是采访机?画面前景中的男生无力平举着双臂,一脸无奈和苦涩的表情体现在他不愿抬起头的脸上。他们身后的同学们正在看着这一场景在议论中等候着。教师的表情和行动告诉我们,她正在认真地履行职责。 
  从《中学中考用上探测仪》照片说明中我得知:教师手中拿的是“金属探测仪”,这是学校为防止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出现作弊而采取的措施。 
  原来是这样,我茫然了。中学常规的期中考试怎么到了对学生启用金属探测仪的地步了? 
  当前,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出现作弊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在不断地寻求解决的方法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南京五中在期中考试中使用金属探测仪也许是学校采取的一种措施,其目的是对想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管理手段的先进性。 
  但从教育真谛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常规性的期中考试使用金属探测仪对每个学生进行探测,使人感到教育处在一种非常无奈的境地,深入细致、打动人心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被一种现代工具所取代。 
  期中考试是检查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业成绩的一种方式,从学生成长角度看,也是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过程,特别是诚信品质和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使对个别试图作弊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内心也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青少年学生处在是非对错的认识和评价之中,处在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的矛盾对话之中,处在我该不该这样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之中,处在想成功又缺少自信的恐慌之中。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斗争需要教育者给予深入细致及时的引导和指导,促其朝着正确的积极的方面转化,考试期间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最佳契机之一,教育的魅力不在于启用金属探测仪,而在于用智慧和爱心促进学生内心矛盾斗争转化,唤起学生自尊自爱之心。针对考试中出现作弊现象时,有的学校曾采取“无人监考”措施,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是对学生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是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最佳时机,更是对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检验。 
  使用金属探测仪只能探出学生用来作弊的金属类物品,而不能探测学生复杂的内心矛盾斗争,更不能取代深入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况且试图作弊只是极少数人所为,而照片上参加考试的学生都在等候探测,这是对所有学生的不信任。从照片画面前景男生的神态中可看出他是那样无奈地接受检测。该学生无奈的表情其实是反映出教育的缺失,这不是我们期待的教育,更不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的教育,我们不希望这样的场面持久下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