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电视选秀”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2/26 7:26:0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83
  打开电视机,闪在眼前的 是“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走在大街上,走进商店,耳边响起周笔畅、李宇春……走近学校,更象是走进了选手们的展览馆!“电视选秀”如“蝗灾”般蔓延,我们急需一双慧眼,把它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电视选秀”带有浓厚的商业性。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集体荣誉,社会效益,搞出一些希奇古怪的娱乐性活动,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难道观众席上的座位是白给的吗?评委的消费不要钱?信息的发送不要钱?钱从哪儿来?还不是一群疯狂的FANS?
  电视选秀带有文化的诋毁性。周笔畅,张靓颖都是些小女生,崇尚新潮,唱的歌也喜欢别样。肆意翻唱,音律不整,这些能登大雅之堂吗?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国度,虽然改革开放要坚持,但稳重、厚实、质朴的文化传统不能丢。所谓的“奇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诋毁。
  电视选秀带有情绪的消极性。受之影响最大的还是抵御能力不强的中学生,在学生中间,男生留长发,染黄发,女生替平头,穿破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认为着是时代的风尚和流行,始作佣者不言自明。
  电视选秀带有人才选拔的片面性。看看这些风行一时的歌手,他们和我们年龄相仿,有的仅仅十一二岁,学识有限,涵养缺乏,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青春年少,应该在教室,接受文化知识,厚积而薄发,才是正道。这样选出来的选手也才具有竞争力,也才有世界影响。
  我们中学生应该多接受写优秀的中华文化的熏陶,多看看中外名著,应该比花时间在这些不值一看的选秀上强吧!同时,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抵御性,作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电视选秀”之我见
  当“超女”掀起一阵阵风暴后,“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我型我秀”也紧随其后,舆论哗然,或褒或贬,或仰或抑,但我认为————
  “电视选秀”活动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产物。“电视修秀”需要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高科技手段,观众依靠这些和电视互动,和选手互动,支持他们心目中的“未来之星”。“电视选秀”的活动节奏也是活泼、跳跃的,和时代的节奏合拍,它日益成为不同层次特别是年轻人休闲、娱乐、放松的快捷方式。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是社会时代的发展引发了“电视选秀”的产生,而“电视修秀”的蓬勃兴起也带动了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电视选秀”活动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参与者来说,这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如此激烈得到竞争,需要才艺来压群芳。当宣告被淘汰的那一刹那。有能力来承担它,接受无言的结局。他们需要学会许多,学会应对、礼仪,学会包容、忍耐,学会坚强,要拿得起放得下。他们在小小舞台尽情地展现着自我,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对于商家来说,办得好,赢;办得不好,亏。同样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许多运作商名利双收,在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的同时,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
  “电视选秀”也是正常的文化活动。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的文化,选手们用他们的才艺给我们带来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大餐。“梦想中国”的选手王雪飞将一首首东北民歌用她独特的大嗓门唱响中国;“超级女声”中许飞总是怀抱着吉他,静静地坐着,用清新的声音,悦耳的琴声传递着浓浓的情意;“我型我秀”的俞思远则将西方的摇滚演绎得精彩份呈;“加油,好男儿”的宋晓波更是“有声胜无声”,似一位爱心大侠,呼唤关怀,给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颤。
  新生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这样它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最不能容忍的是视它为“洪水猛兽”,挖苦、讽刺甚至排挤、刁难,让它死在“乱棍之下”!我衷心的希望“电视选秀”越办越火红,让它真正成为年轻人砥砺意志,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