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父母完美是一种绝对的自私
晨笛老师:
我很痛苦:我的父母太差劲了,让我羞于见人。我是个高二学生,今年17岁,父母30多岁才生下的我。父亲50岁,三年前下岗,去年弄到个交通协管员的工作;母亲49岁,在我记事起,她就好像没有过固定的工作,在这里做几天,在那里做几天,现在在做保洁工。他们都没上过大学。我有个女同学的父母,跟我父母同岁,靠自学都上了大学,她父亲还拿到了硕士学位呢。这还不说,他们粗俗不堪:嘴里粗话不断,母亲天天早上穿着睡衣到街上走,让我都替她难为情。其实,他们这样要是不让我的同学知道也还好点,偏偏好几次到学校,还大声乱叫我的小名,弄得我让同学笑话。都说女人唠叨,父亲比母亲还唠叨,成天就是吹麻将,还吹怎么能喝酒。我学习成绩不太好,他们就一天到晚说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我也知道可能考不上,可他们知道现在学习有多难吗?他们怎么就不弄个大学文凭给我看看?自己那么不努力,有什么资格要求我?好多时候,心里很郁闷,看看别的同学的父母都那么好,为什么就我的父母那么不完美?!
投错了胎的人
自称“投错了胎”的同学:
应当承认,你的父母并不是出类拔萃的那类人。从你信中看,他们确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但我想提醒你的是,你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你的父母与你一样,是人,而不是神。既然是人,就会有缺点。尽管你的来信中,只是写了父母的一大堆缺点,而没写你自己有什么缺点──甚至,你很可能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有缺点──但我从你的字里行间,至少可以感觉到,你不那么宽容,不那么能感悟、体会你父母的情感──而这,恕我直言:不是优点。因此说,你也是不完美的。正如你是不完美的一样,你的父母同样可能会不完美──甚至一定会是不完美的,原因很简单:你与你的父母都是人。
从心理学上讲,要求别人完美无缺,是一种绝对的自私。因为,这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点而对别人提出的要求。一个人认为别人不对、不当、不完美,实际上只是违反了“这个人”的看法而已,而“这个人”评判事物的标准,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目的所形成的观念,并不一定就是别人的不对。
生活中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我们依据自己的动机来评判自己,却依据他人的行为评判他人。如果我们做了什么不被别人接受的事情时,通常会为自己找借口。譬如,你说你父母没上大学是“不努力”,而你自己考试成绩不好,有可能考不上大学,却是因为“现在学习有多难”!你用双重的标准来对待父母和自己,不觉得有失公允吗?
你来信中没有说你是怎么与父母沟通的。建议你好好与父母谈谈,包括他们说粗话、穿睡衣外出等,提出你的建议,帮助他们有所改进。
父母是无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与父母交往的方式。希望你能推己及人,在为自己的感受着想的同时,多为父母想想,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原谅,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你应当知道,你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成长为一个高中学生,父母有辛劳、疲劳、苦劳,还有功劳。他们爱你,一直在为你付出,只不过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有能力罢了。同时,也希望你知道,你的父母没有机会受到正规的教育,这是他们的缺憾,甚至可能正是他们不那么优秀的原因。你正在读书,要珍惜机会,力争使你成为父母的骄傲──假如父母不能成为你的骄傲,你能不能成为父母的骄傲呢?能不能为他们挣一点面子呢?愿你三思。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