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不能没有激情

作者:佚名  时间:2007/1/31 18:50: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48
  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
  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
  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学生懵懂的迷梦。
  凡优秀教师,心中不能没有激情。一个优秀教师可以没有多高的文凭,可以没有没有漂亮的外表,可以没有高深的知识,但决不能没有激情。激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炬,是激发学生情趣的酵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激情是教师工作的催化剂,是教师工作成绩的奖赏,是教师永远年轻的标志。激情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可以补偿教师的缺陷,可以产生创造力。没有激情的课堂,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只能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没有激情的课堂,触动不了学生的思维,只能是白水一杯,无滋无味;没有激情的课堂,开发不了学生的潜能,只能像空转的马达,虚度了时光,浪费了能源,毫无功效。
  当然,只有激情也不行,还要有宽容、严谨、幽默、沉稳等素质,总而言之,优秀教师应该是:宽容中有严谨,严谨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稳,沉稳中有激情。
  爱往往用怨的方式表达
  山东枣庄三中西校 时均琪 277100
  有一首歌唱道:“生活是一团麻, 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 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 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 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真的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细细的品味一下,你可以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哲理呢!
  显而易见,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夫妻之间是有真爱存在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妻子总是抱怨多于卿卿我我的甜蜜;不可否认,世间绝大多数父母是爱护自己的孩子的,但是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总是挑剔指责远远多于赞美表扬;毋庸讳言,在学校里,多数教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偏爱一些的,但是恰恰是对这些学生,教师往往要求更严格,语气更严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爱往往是用怨来表达的”这个结论。
  在哲学领域里,这种现象被称为二律背反,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苦和甜,人天生就畏苦,表现最明显的是给婴儿喂药,会遇到最顽强的抵抗,大人一般会采用先以甜水引诱,喂完之后还要以甜水洗嘴的方法,这里,苦与甜相反相成。长大了,人心里仍然畏苦,不愿过困难的生活,因为那样太艰苦;不愿经历艰难的事,因为那样太辛苦;不愿经历疾病,不愿心里不痛快,是因为那样太痛苦。但是,人类却从来没有离开过苦,相反,苦有时竟成了人的最爱:茶叶是苦的,但是世界上痴迷喝茶的人数不胜数;咖啡是苦的,但世界上爱喝咖啡的人谁能数的清呢?看来世界就是这样,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宽厚、端庄,他对宝玉的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无私忘我;林黛玉却尖酸刻薄,还有小心眼,对宝玉是怨多于爱。但是,宝玉喜欢的恰恰是黛玉而不是宝钗,对读者来说,宝钗给人的印象也远远不如黛玉给人的深,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值得心理学家研究。
  凡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初恋是甜蜜的,但它的甜蜜恰恰来自于情人间的闹别扭,就像葛朗台说的“吵过架之后搂着女儿多开心”,如果一对恋人没有闹过别扭,那他们的回忆往往就不会精彩,就像菜里缺少了盐、缺少了味精一样没有味道。曾经有一对恋人,因为某种变故分离了,男的就苦苦寻觅,足迹遍其全国各地,历时五年,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东北找到了她,可谓历经苦难痴心不改,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按理说,他们应该过的很恩爱了,但是他们还是争吵多于平静,抱怨多于爱。
  爱给人带来的是甜蜜,甜蜜给人的感觉是不持久的,来得快,去的也快,不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抱怨带给人的是苦涩,而苦涩能激发人的各种潜能,慢慢咀嚼体味出真味来之后,会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甜蜜。这正如青橄榄,苦涩之后得到的甜,味道才是悠远绵长的。
  请不要拒绝抱怨吧,朋友!俗话说“爱之深,其言切”,因为有抱怨,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多姿多彩,多滋多味,请珍惜家人、师长、朋友对你的抱怨吧,要知道,那恰恰是爱的表现,爱常常是用怨来表达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