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趣谈

作者:佚名  时间:2007/3/15 22:23:4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148
  我国过去写文章和印书都是不断句不分段的囫囵一片,虽有旧式的句读符号和钩段符号,但也极少使用,所以造成阅读上的困难。二十世纪初,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部分,才有新式标点符号的提倡,用于新出的杂志和书刊。1920年,汪原放校点《水浒传》,第一个在旧书中加上新式标点并分段,这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诗文的立意谋篇、谴词造句同等重要。然而,有些人却往往忽视它。在用标点时,有的人却一“逗”号到底,不收尾巴不画句号;还有的手患怪病,一字或数字一按,满篇都是黑点,逗号、顿号、句号难以辨别。 
  实践证明,标点符号运用得好坏,不仅关系到读者能否分清结构,辨别语气,正确理解文章,而且直接影响诗文质量的优劣和思想感情的正确表达。如不严肃认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则往往会闹出各种笑话或引出不良后果。古今中外,此类趣闻颇多,现辑录几则于后,或许不无启迪和裨益。
  之一:标点得嘬食 
  过去,有一专好登门闲聊食客,闻香不动,寻机嘬上一顿。这日又去一家谈天说地,适逢下雨,至响不走,主人故意在纸上写了句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本意如此,却未标点。闲聊食客看后,笑颜逐开,乐不可支。他标点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无奈,只好被“宰”了一顿。
  之二:标点惩财主 
  昔日,有一财主为其子请塾师,首先讲条件,立字据。先生写好之后,财主看了很满意,双方都按押了手印。刻薄的财主既望子成龙,又惜财如命,粗茶淡饭待先生。年终,先生找东家补足饭菜钱,结果争执不下,闹到县府衙门。县官先看立约:“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然后令各位讲清楚其原因。先生言明字据写得清清楚楚:“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可老财主却赖说字据上写的是:“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县官听后,勃然大怒:“你身为财主,不学无术,雇人教书,岂有不付足饭菜钱之理!” 
  之三:标点化吉凶 
  新春佳节之际,有一土鳖地主除更换楹联之外,又写了一张家吉事,贴在门外,告知乡里:“我家今年好,晦气少,不得大官司;做酒好,做醋滴滴酸,养猪大似象,老鼠个个瘟。”原文本意如此,只是原文未加句逗,贴出后被冤家对头看见,便偷偷加了标点:“我家今年好晦气,少不得大官司;做酒好做醋,滴滴酸;养猪大似象老鼠,个个瘟。”一夜之间,吉语变咒语,面目全非。 
  之四:标点戏财主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妙用句读戏财主,传为佳话。大年除夕,有一财主请他题联。他便叫书童在财主门旁把纸贴好,挥毫写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后火冒三丈,拉着祝枝山到县衙评理:“他说我‘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分明是在诅咒我。”祝枝山说:“我写的这副对联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请大人明察!”财主听了,心中憋气,也不好再申辩,白白挨了县官的一顿奚落。 
  之五:标点起祸端 
  旧社会有一富翁,临终时写下遗嘱:“吾产尽与吾子婿外人不得争夺”,一式两份,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保存。富翁归天后,风波骤起。儿子和女婿各自句读遗嘱,互相争斗不息,无人可以调解。因为,儿子手上的遗嘱是:“吾产尽与吾子,婿、外人不得争夺。”而其女婿所持有的遗嘱则是:“吾产尽与吾子、婿,外人不得争夺。”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清官难断家务事。也不知儿子和女婿会不会闹出人命来! 
  之六:标点免死罪 
  清末,慈禧当政,谕传书法家为她题写扇面。这位书法家受宠若惊,心情紧张,结果把王之涣的《琼州词》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给漏掉了。慈禧看后大怒,认为欺她不懂唐诗,欲治死罪。此时,书法家急中生智,奏明太后,此乃借唐诗填词,别有一翻新意,随之句读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后,龙颜大悦,便赐酒压惊。题扇之人若不是才思敏捷,巧用标点自圆其说,岂不人头落地了。 
  之七:标点改诗篇 
  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真可谓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啊!有人巧用标点,结果绝句变成了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巧用标点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结构、标点经过此调整,绝妙的《清明诗》改成了时间、地点、场景、人物、情态、台词齐全的剧本。 
  之八:妙逗敌变牛 
  国共两党在南京谈判时,仅几个回合,周恩来同志就把国民党方面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他们恼羞成怒,出言不逊,恶语伤人,说什么同***论战是“对牛弹琴”。周恩来同志听后,淡淡一笑,随即慢条斯理说:“对!牛弹琴!” 
  之九:复信索标点 
  19世纪,得国著名作家奥多尔•冯达诺当编辑时,有一青年作家寄给他几首拙劣的诗,并附言说:“我对标点是不大在乎的,请您填上吧!”奥多尔•冯达诺很快退回诗稿,复信说:“下次来稿,光寄些标点来吧,诗由我写好了。”这是对不重视诗文标点者的讽刺和训诫,辛辣有力,意味深长! 
  习诗文者,切不可马虎了事,别小看“标点符号”的作用,务必反复推敲,一丝不苟,以求运用正确,表达准确,不失本意。公文的写作,作者更需慎重、深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以维护其文的严肃性、法定性、政治性和政策性,努力提高文稿的质量和水平。 
  符号趣谈◆   
  批改作文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字不写错,用不用或随意使用标点符号都无所谓,不会影响到文章的表情达意。其实不然,文学大师郭沫若就十分重视文章标点,他曾多次强调过:“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象一个人的五冠,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标点符号还能够传递信息和感情。据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不见回音,就给出版社去了一信。信中只写了一个问号:“?——雨果。”很快他就收到回信。信上只有一个标点符号“!——编辑室”。不久,轰动文坛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这信被称为世界最短的信。两个标点符号,把他们之间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了。
  十九世纪德国有个著名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曾收到一个青年的作家寄来的几首拙劣的诗,并附一信:“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自己来填好了。”
  还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它们都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轻视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妙用的例子: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3.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4.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5.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
  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
  6.三年不死老婆,大晦气矣
  三年不死,老婆大晦气矣
  7.某家有黄花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某家有黄花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8.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已死完)。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已死完)。 
  9.人多、病少、财富
  人多病,少财富
  10.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11.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