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句,三个典故
作者:刘天勤 时间:2007/3/27 19:27:4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254
在这个名句中,涉及三个典故:投笔从戎(班超)、长风破浪(宗悫)、请缨(终军)。
1.投笔从戎
《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姐姐班昭(“曹大家”)都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班超最初在官府中从事抄写工作,他从军以后,被任命为假马司,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侯,历史上称他为“班定远”。 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和班超有关的典故还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2.长风破浪
《宋书 •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速地向前发展。也作“乘风破浪”。
3.请缨
《汉书 •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终军说服了南越王,但丞相吕嘉不想归顺,领兵攻击杀死了南越王,终军作为汉朝的使者,同时遇害。终军是汉武帝时的名臣,死时才二十多岁,所以人们称他为“终童”。唐人胡宿有诗赞道:“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后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