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是孩子的错
作者:赵忠心 时间:2007/4/4 13:04:2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93
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传递给人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生存难度加大,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下岗”“失业”现象更是不可避免。这给中国的父母们上了非常深刻的一课,做父母的因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以迎接市场经济社会的严峻挑战。
然而,影响子女成长、成才、成功的“变数”越来越多,让人们难以预知和控制。这就意味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由于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关爱,而正处于事业拼搏期的父母整天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子女的培养教育问题,因此,许多做父母的自然希望能有一个既快捷、简便又省事的途径,使子女成才;而许多孩子也梦想能通过一些“捷径”一举成名,比如不久前的“超级女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家长和孩子,其中有的家长和孩子甚至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的确,是有那么几个幸运儿,通过炒作一夜成名,进入了名利场。可不那么幸运的女孩子,却热热闹闹地在为那么屈指可数的“超女”陪考 !成千上万的陪考者既“赔”了时间、精力,又“赔”了原本可以通过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获得成功的欲望和信念。
值得高兴的是,不少做父母的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一直保持着非常冷静的心态。他们不走捷径,不抄近道,切切实实地下功夫,培养造就自己的孩子。比如,本书作者贾容韬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贾容韬同志有两个孩子,在他的培养教育之下,都考入了理想的大学。特别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儿子曾一度染上了“网瘾”,荒废了学业,但在他和学校老师的相互配合与共同努力之下,儿子终于从“网瘾”的漩涡中爬了上来,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他培养教育子女的经历给家长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贾容韬同志被许多家长学校请去传授他的教子经验,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欢迎,被誉为“家长型专家”,并参加了由团中央组织的“亲子互动素质教育夏令营”。
可以说,贾容韬同志是一位合格的、成功的家长,是广大家长学习的榜样。
贾容韬同志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与其求助于教育专家,不如把自己打造成教育内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家长。也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把子女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家长首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素质,由家庭教育的“外行”,逐步变为“内行”。
中国过去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怎么教,子女就得言听计从;父母怎么责备,子女都只能俯首贴耳。这种教育方式方法在今天就不行了。因为家庭教育本来是父母和子女互动的过程,加上今天的孩子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大大增强,靠家长单方面的训斥根本行不通了。因此,今天的家长还必须学会与子女进行沟通。这是现代家长必备的一个功夫。
当然,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就像一座综合“加工厂”,缺少了哪道工序,都不可能把子女培养成为具有现代人格的人。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必须相互配合,以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应当重视挖掘、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家长也要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努力使家庭、学校、社会三股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贾容韬同志这方面也是成功的,值得家长们认真学习。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