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指导
作者:不详 时间:2007/4/5 18:19:4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262
1895年10月,德国波恩的物理学教授伦琴在实验室内装起了阴极射线管,开始研究阴极射线。过了不久,实验室中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一包用黑纸包得很好的照相底片全部感了光。再去买来一包新的底片放在实验室里,过了几天检查,又都感光了。这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
伦琴想:过去没发生过的事,现在发生了,现在和过去不同的是实验室内新安装了阴极线管。是不是阴极射线使底片感光了呢?
为了避免再发生底片自动感光的事件,11月8日晚上,他把阴极射线管用厚的黑纸包了起来,接通了电源,看了看,果然看不到射线管壁发出来的荧光了。接着他收拾了一下实验室,关掉电灯就离开了。刚走了不远,他猛然想起阴极射线管的电源还没有关,于是他又走回实验室。
推开门以后,在漆黑的实验室里他看到有一处在闪闪发着绿光。打开电灯一看,原来是一块涂有铂氰酸钡的荧光屏。他把阴极射线管的电源关掉,再关上电灯,这时候荧光屏不再发光了。他摸黑把阴极射线管的电源重新接通,荧光屏又了光了。
真是怪事!铂氰酸钡是一种荧光物质,只有在强光照射下才会发出荧光。现在荧光屏发光,显然和阴极射线管有关。但是,阴极射线管发的光很弱,并且已经被厚的黑纸包了起来,荧光屏怎么还会发光呢?况且这荧光屏还在两米以外。
伦琴想试试是不是有什么光线从阴极线管发出来照在荧光屏上。他把手伸在荧光屏和阴极射线管之间。果然,在很淡的手影之中还显出了黑色的手的骨骼的影子。手动一动,影子也动一动,骨骼也在动,非常清楚!
面对着这个新发现,伦琴激动极了,他也不想回家了,在实验室里用各种东西放在这看不见的射线中间试验,一直搞到天亮。他发现纸片以至厚木板都挡不住这种射线,只有较厚的铅片才能把它完全挡住。
现在他清楚了,放在抽屉中的照相底片所以会感光,是因为木板和纸挡不住这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
伦琴几乎整天在实验室中研究这新的和射线,回家也在讲他的发现。1895年12月22日,他妻子到实验室来看他的新发现。他从别的实验室拿来一片用黑纸包好的照相底片,放在阴极射线管旁边,让他妻子把手按在底片上,接着他把阴极射线管的电源接通了一会,然后把底片拿去冲洗。冲好的照相底片使他的妻子大吃一惊,这是一只手的骨骼的照片,手上戴的金戒指也显得一清二楚!
对于这种看不见的射线,伦琴开始认为是穿透了玻璃管壁跑了出来的阴极射线。他用磁铁去试了一试,这种看不见的射线没有偏转,说明它不是阴极射线。他又猜想可能是一种光线,便让这种射线通过三棱镜,结果证明它和普通的光线不同,三棱镜不能使它发生折射。真是一种性质示未知的奇妙射线!
伦琴想起了代数中的未知数常用X来表示,所以,他把这未知性质的射线起名叫做X射线。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X射线原来是阴极射线轰击到物质上的时候产生的。伦琴在高真空放电管中正对着阴极安装了一个金属靶子,当阴极射线集中射到靶子上的时候,就会发出很强的X射线。这种装置现在就叫做X射线管,又叫做伦琴管。
由于这一伟大发现,伦琴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1901年的诺贝尔奖。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摘自郭正谊《“偶然”的大发现》,有改动)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不超过15个字)
2、请你从文中找出能照应题目中“偶然”两个字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3、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伦琴心理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伦琴在“偶然”发现之后做了哪些事?请你按顺序简要概括。
① ②
③ ④
⑤命名为X射线
5、你从伦琴“偶然”发现之后的所想、所做中,得到哪些启示?
6、“偶然”的发现也可以说是“灵感”或“机遇”。人类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文学家等伟人都有像伦琴这样的经历,他们从“偶然”中发明创造,在“灵感”中进行创作。请你列举两例。
写出一则有关“灵感”或“机遇”的名言。
{友情链接}
材料一:在当时许多实验室都在研究阴极射线,许多实验室也都使用照相底片,底片感光的“偶然”现象必然会在这些实验室发生。例如,发明高真空阴极射线管的克鲁克斯,在当时就曾经遇到过放在实验室里的底片感光的现象,但是他当时正专心地制作各种放电管去研究阴极射线,而没想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射线在作怪,所以他认为是底片厂的产品质量不好,把坏底片拿厂家去退换,使照相底片厂蒙受了不白之冤。
材料二:还有一位美国科学家,名叫古德斯培德,在知道伦琴的发现以后,声称他在5年前就发现了X射线。原来在1890年2月22日,他曾经偶然地得到一张线圈的X射线照片。但是在这5年中间,他并没有深入研究,只是伦琴说明问题以后,他才恍然大悟。
7、探究题:很多人都认为伦琴真幸运,他偶然地得到了这个伟大的发现。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1、 叙述伦琴“偶然”发现X射线的经过。
2、 ①实验室中发生了一件怪事:用黑纸包得很好的照相底片全部感光,这事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②猛然想起阴极射线管的电源没关,又走回实验室,看到一处闪闪绿光。
3、 ①伦琴想:过去没发生过的事,现在发生了,现在和过去不同的是实验室内新安装了阴极线管。是不是阴极射线使底片感光了呢?②真是怪事!铂氰酸钡是一种荧光物质,只有在强光照射下才会发出荧光。现在荧光屏发光,显然和阴极射线管有关。但是,阴极射线管发的光很弱,并且已经被厚的黑纸包了起来,荧光屏怎么还会发光呢?况且这荧光屏还在两米以外。作用:这些心理描写正是伦琴得到X射线这一伟大发现的思想基础,也表现了伦琴善于思索、善于发问的科学精神。
4、 ①再买一包新的底片又都感光②用厚黑纸包住阴极射线管③通宵寻找并发现穿透力极强的射线④和妻子一起做实验
5、 科学的道路上,要留心每一个小小的发现,要勤于思考、善于发问、勇于实践;在求学路上,更是如此。(意思对即可)
6、 事例:鲁班偶然被小草划伤,从而发明了锯子;牛顿因苹果落地思索,发现地球引力;弗来明偶然发现青霉素;苏东坡因月色入户思索人生,写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千古名句。
名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成功来自于百分之一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7、 观点正确,表达清晰即可。
[说明]
1、本文选自八年级上册《语文读本》第50篇文章。
2、依据课标的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学生和文本、学生和作者、学生和自己的平等对话。阅读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是所反映出来的独特感悟、体验和理解。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思考和体味,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得出与众不同的或从未有过的结论和独特的感受。本份阅读命题严格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注重贯彻,体现课改理论和精神。
命题紧扣课程改革方向,命题与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发展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阅读—分析—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体验,主动探索求知并且在阅读中获得思想的提升,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即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份阅读共设7个小题,按照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顺序来设置。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侧重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捕捉信息和概括要点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如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从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中侧重考查学生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的阅读能力,如第3题的第二问、第5题、;最后从学生与自己的对话中侧重考查学生体验情感、质疑评价等综合能力,如第6题、第7题。
命题的难度值0.75~0.80。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