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长飞玉兔走,又是一年踏青时。我仍然习惯地带着一帮孩子行走在春花烂漫的季节。这里是花的海洋,是色彩的世界。杏花谢了桃红,桃花凋零了梨白。这儿是一个巨大的空中花园,从开春的樱桃花儿开,一直到苹果花儿香,你是一个月内都走不出花的海洋啊!几株晚开的桃花穿行在青白的梨花丛中,红白相间,纯净而艳丽。今年的花期早,梨树清明时分已长满了青褐的幼芽。给白色蒙了一层淡绿,更平添了一分浓郁与厚重。红的在春风中迎风招展,白的在东风中摇曳。是那样的自在逍遥,人有什么理由不出来走走呢。这时候学生们开始诗情萌发,一会儿: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会儿: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会 儿又是:梨花一枝春带雨。我知道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多愁善感的季节。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浪漫高雅的辞儿,是多少故事的折射,多少情感的跌宕。“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两种人格的折射,“梨花一枝春带雨”又凝聚了多少难言的苦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又是多少浪漫的故事 亦或是无奈的故事的结晶。他们只知道用美的诗儿来装扮这个浪漫的季节,却不知这些诗儿是怎样的来历。为赋新辞强说愁,等到他们真正认识愁的时候,也许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了啊!
不过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缺乏激情与血性了,七年前我领着我的学生去踏青,他们还没有完全被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所束缚,还敢探出脑袋,伸展四肢去汲取大自然的养分,去到田野里打几个滚。可是现在的孩子他们敢吗?他们完全成为了学习的机器,见到自然的勃勃生机也只能是往上面贴标签了。所以他们的作文多是空洞无物,感情苍白无力,说理干嚎无声。
记得那时踏青回来,我的的学生就在校广播站点了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后来我又在班会上播放了这支歌。他们的凝重的眼神在告诉我他们心中的梦,将来不会是梦。后来他们到了大学里来信说最难忘的还是那个时代,那是师生诚挚交流沟通,共创美好明天 的时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头看看这批孩子,他们学有那种自信吗,他们还有那些金石之声可聆听吗?还有时间去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理想点支歌子吗?我也听到了他们手中的mp3或mp4发现的声音,却是同一个声音,《死了都要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