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立德树人写作之“认知局限”作文导写
- 资源简介:
约4580字。
高考立德树人写作之“认知局限”作文导写
【题目再现】
每年高考,作文题总是受到最多的关注,人人都可以批评两句,网友调侃说,作文题既出,各种吐槽,各种欢乐;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名为《超级蜂巢》的作品被一些网民评论为:“这是一堆垃圾吗?”“央美就这水平?”“好敷衍。”尚不知道有没有专业人士说“不行”,但是网民率先说“不行”。
对某个领域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人,越是有一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妙的自豪感;另一方面,相关的知识越贫乏,他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则叙议结合的材料作文题,关注到了一个矛盾现象:越来越开放进步的网络时代下的话语环境与依旧低下的认知水平之间的不匹配。
材料第一段是两个社会现象,网民吐槽民率先否定央美某作品。第二段是对此现象的分析,前一句是某领域浅认知的人群具有的表征,后一句可看作表征背后的原因,知识越贫乏,相信的东西越绝对。
首先明确写作核心。材料没有直接反复的核心词,但从“对某个领域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人”和“相关的知识越贫乏”两句中,以及第一段中的“专业人士”,概括出“认知局限”来展开行文,材料语境中的认知可理解为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材料所指出的,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社会“无知者”的“勇气”与“自豪”的现象进行多角度剖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性,写作时要充分联系现实,批判认知肤浅或知识贫乏带来的问题,对社会和个人的负面影响;也启发学生联系自我的成长和发展,阐述如何提升认知水平,打破认知局限,改变对他人、社会、世界的评判标准、方式、态度等,写作可从如下角度进行:
如现象本质:享受网络吐槽带来的浅薄欢乐,满足调侃高雅、严肃事物的戏谑心态,盲目从众的舆论风潮……
如原因分析:无知者的勇气源于他们对事物的简单化理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过:“无知的人比有知识的人更容易陷入错误之中,因为他们缺少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