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专项训练:“记忆”作文导写及优作点评
- 资源简介:
约6760字。
“记忆”作文导写及优作点评
【作文题目】
生活中,我们不断产生记忆,不断运用记忆,甚至不断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那么,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个作文题和最近流行的“提问式概念辨析”风格的作文题有些不同,它的命题开放度更大,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与此同时,它给学生带来的写作挑战也较大,不少同学反映在考场上看到这个题目一下子有点蒙。
解读这个作文题,首先要关注的是题目里的三个关键词和一个问题:“产生记忆”“运用记忆”“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以及“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先将前面的三个关键词和后面一个问题中的“意味”分别勾连起来进行一番思考。
(1)“产生记忆”:记忆的产生源于大脑神经元的信号传递。“产生记忆”是时空之中生命展开过程的必然。记忆是生命经历存在的证明,是人们形成自我的根本依据,我们借助记忆来对抗无尽的虚无。
(2)“运用记忆”:记忆的运用对于我们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写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层论述。例如:从认识和思维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知识经验方面、情感体验方面、哲理反思方面等,记忆的运用帮助我们积累知识、寄托情感、反思人生;从人群范围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个体生活层面、民族历史层面、人类文明层面等,运用记忆不仅对个体生命产生重要意义,更能够凝聚民族文化、锻造精神传统;从记忆性质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美好快乐的记忆和痛苦失败的记忆等等,前者成为人们珍藏的人生财富,提供精神支撑的力量,后者则可以带来自我磨砺和经验教训……
(3)“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无意地改造”可能是由于时间的磨蚀自然会模糊记忆的细节,或者人在面对痛苦时的自我保护防御机制让你改变一些记忆的细节,这是一种客观的生理机制。因此,更值得做文章的地方是“有意地改造”,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它。“有意地改造”的负面意味诸如鲁迅笔下的阿Q,美化自己记忆中的事实以自我安慰,实则是自欺欺人;或者历史上的某些封建王朝掌权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