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专项训练:“空白之心与想象的灵魂”作文导写
- 资源简介:
约10370字。
“空白之心与想象的灵魂”作文导写
[杨浦区作文原题]
有人说,只有怀着一颗空白之心,才能够获得想象的灵魂。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
(一)概念界定(找到作文材料的关键词)
“空白之心”:真诚的、质朴的、纯洁的心灵。不被世俗的名利侵占,没有固有观念和知识的束缚。
“想象的灵魂”:它象征着创新思维、艺术灵感、深度思考等高度依赖想象力的内在精神特质,或有灵魂的想象:丰富、新奇、独特的想象能力。
(二)概念关系
材料要求考生对这一观点发表看法,即是否认同只有保持“空自之心”才能获得有灵魂的“想象”。
事实上,二者关系:必要非充分条件。
因此论断有三种:
⑴认同:阐述必要性;⑵反对:补充必要条件;⑶不完全认同:辩证分析;
⑴认同:阐述必要性
当我们拥有一颗去除了尘世俗务的空白之心时,我们才可以保持诚实、坦荡、率性。
因此能够不受功利的支配,只听从内心的声音,保持好奇心与洞察力,凭自己的兴趣去展开丰富的、有灵魂的想象。
⑵反对:补充必要条件
然而,想象力的获得并不仅仅依赖于“空白之心”。事实上,它还需要基于现实的洞察力、既有知识经验的累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想象力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只有当我们对现实世界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想象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有灵魂的想象。
(三)论证
⑴萨特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⑵道家:无之以为用。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⑶儒家:绘事后素。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在上面绘画。绘事,绘画之事;后素,后于素也。u⑷庄子:虚室生白/摒弃成心;心境若能保持虚静,不为欲念所蒙蔽,则能纯白空明,真理自出。⑸王阳明:去蔽。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⑹尼采:婴儿境界。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 ,这是一种 “我是”的 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⑺李贽:童心。
满分作文
[满分范文一]
在空无中起舞
狭小而逼仄的空间中,稍许旋转便会扬起经年的灰,而于无边的辽原上,人才能无拘无束地起舞。同样,只有空白的心,方能托起想象的灵魂。
人心是多维的。它可以因无知而空落,也可以因了无成见而包容,还可以因心境视域的拓展而广博无垠。我们常常将想象视为感性的代表,想象是以超越现实的畅想,于实中入虚,通过对现实材料的重塑创造出幻妙的主观存在。拥有想象的灵魂,便是以无力有,在五色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