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480字。
四川省德阳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2024.12.2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3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本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前几天,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在武汉大面积铺开,凭借着超低价和新奇感,吸引了不少人体验。但很快,不少武汉人戏称它为“苕萝卜”。
只见一辆打着双闪的“萝卜快跑”在马路中间一动不动,定睛一看,“硬控”它的居然是一条躺在路上的绿色编织袋。面对这个障碍物,“萝卜快跑”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也不会绕开它,就傻乎乎地停在编织袋前方。最终还是一位看不下去的路人大爷将袋子拿走,“萝卜快跑”终于才敢动弹。
有时候路上没有障碍物,但是路况略微复杂,“萝卜快跑”也是立马“智商不够用”了。比如在早高峰的滚滚车流里,一辆想要变道来接乘客但又不敢的“萝卜快跑”,只得在原地等待 在汽车堆里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面对川流不息的行人和其他车辆,“萝卜快跑”直接“判断”前方没有前进的空间,然后也不管这是哪儿,停车会不会造成拥堵,直接趴在马路上乖乖等待。一辆“萝卜快跑”在路口一直“礼让”了10辆来车,才抓住机会继续开动。就连旁边没什么车,只是偶然遇到了自家兄弟,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小挪一点后直接一同停下,把“有礼貌”三个大字写在了脑门上。
但有时候,“遇到问题就停下来”的“萝卜快跑”又一副莽汉的样子,哪怕前面是几乎淹没车轮的积水,“萝卜快跑”也照开不误。
此外,“苕萝卜”把“遵守规则”刻在了DNA里。比如,非要等到自己的乘客不可,哪怕后面堵车成长龙,“萝卜快跑”也不会挪动一下。再比如,说好了要给你送到目的地,那差一米都不行。有位乘客表示,自己原本准备在目的地马路对面
语文一诊 第1页(共10页)
下车,然后再走两步就到了,“萝卜快跑”却依旧坚持走到下一个十字路口,再掉头,誓要将乘客严谨地送到目的地。中途下车? 不可能的。
(摘编自《无人驾驶汽车为什么被武汉人叫做“苕萝卜”?》)
材料二:
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人类司机需做什么 Level 0 Lovel 1 Level2 Level 3 Level 4 Level 5
无论辅助自动驾驶功能开启与否,人类驾驶员始终拥有驾驶权。 即使坐在驾驶位.当自动驾驶功能启用时.人类驾驶员都没有驾驶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萝卜快跑”的表现看,“苕萝卜”是“笨萝卜”的意思,是武汉人对不够智能的“萝卜快跑”的戏称。
B.自动驾驶分级有两大功能类型,L3及以上为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系统启用时,人类驾驶员没有驾驶权。
C.环境感知关乎决策和执行,采用融合感知技术路线的车辆通过多种传感器、高精度地图,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D.采用纯视觉技术路线的车辆的摄像头采集的原始数据是二维图像,不包括距离、速度,不可能转化为三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汉的“萝卜快跑”属于L4级无人驾驶车辆,连绿色编织袋都能看得如此清楚,是采用纯视觉路线的结果。
B.理论上,L4能替代L2、L3,但从“萝卜快跑”在武汉运行的实际情况看,L2、L3可能会较长时间与L4共存。
C.某车摄像头将前方的大卡车白色车身识别成了“云朵”,最后擅上大卡车,该车采用的大概是纯视觉感知路线。
D.某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运行中,当路况与地图不符时,系统就会要求司机接管车辆,说明该车自动驾驶分级为L3。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自动驾驶分级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L1:应急辅助
B. L3:有条件驾驶
C. L4:高度自动驾驶
D. L5:完全智能驾驶
4.材料一使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来介绍“萝卜快跑”,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5.海拔约1700米的钟鼎寺景区,林海苍茫,云雾缭绕,是德阳人赏雪玩雪的好去处。但每年冬季的环山公路,坡陡路滑,受天气影响能见度不高,交通时常拥堵。为了提供更好的旅行体验,文旅部门计划引入“萝卜快跑”,同时禁止其他车辆进入。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引入“萝卜快跑”的可行之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名连(节选) 西元
白磷弹在冬夜里爆炸。一团团白光拖着浓烟,从高空落下,照亮了漆黑的大地,到处是发白的红色。刚才还刀割一般寒冷,现在却好似在沸腾的钢水里,无法睁眼,无法呼吸。厚厚的积雪瞬间蒸发,裸露出大片大片焦土。
九兵团三连连长魏大骡子冲上高地,环顾四周,看着焦土里密密层层的尸体,有自己人的,有美国人的,大多数是自己人的,突然捂着脸呜呜地哭起来。他嘴里念叨着,李